2022-04-27 14:35:48
來源:生命時報
不少孕婦認為,妊娠高血壓只是血壓短期升高,最終會恢復正常,卻忽略了它可能給母子帶來的危害。目前,我國將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定義為妊娠高血壓。最近,美國心臟病協會發布多學科聲明,將妊娠高血壓診斷標準下調至130/80毫米汞柱,建議一旦超過這條“紅線”就要引起注意。
因為孕婦血壓升高,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腫,稱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病情嚴重者會產生頭痛、視力模糊、抽搐等癥狀,醫學上稱為“子癇”。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全身小動脈(包括胎盤)缺血痙攣、血管內皮損傷,進而對母嬰造成6種傷害。1.神經系統損傷:引起腦水腫、缺血、血栓、出血等;2.腎損傷:出現蛋白尿、血尿酸和肌酐水平升高,甚至少尿和腎衰竭;3.肝損傷:導致轉氨酶升高、門靜脈周圍壞死、肝包膜下血腫形成;4.心血管損傷:血壓升高會令心臟負荷增大,進一步引發肺水腫、心衰等;5.血液系統損傷:高血壓會增加血管壁滲透率、紅細胞受損或溶血;6.胎盤功能損傷:出現胎盤功能下降、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甚至胎盤早剝,危及母嬰生命。
此次,美國心臟病協會將妊娠高血壓標準調低是基于大量研究證明的,所以此舉將對母嬰健康帶來諸多好處。比如,預防嚴重高血壓,可減少孕婦神經系統并發癥,延長無嚴重子癇前期癥狀者孕周,降低早產及相關并發癥,減少未來患心血管病的風險。目前來看,我國妊娠高血壓診斷標準在一定時間內調整的可能性不大,但仍建議廣大孕媽媽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將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學組發布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20》建議:所有孕婦均應在產前進行高危因素評估,孕期按時產檢,關注血壓和尿蛋白水平;注意休息,飲食營養豐富,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保持合理增重,適度鍛煉;如果日常飲食鈣攝入量較低(<600毫克/天),推薦口服鈣補充劑(至少1克/天),以防子癇前期;存在子癇前期復發風險的孕婦,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降低發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