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14:29:29
來源:生命時報
如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這個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其實,它并非一種特定疾病,而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疾病的總稱,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冠心病、腦卒中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發生是多種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就是血脂異常。血液中過多的“壞膽固醇”會聚集在血管內皮損傷部位,久而久之,在血管內膜下形成黃色小米粥樣沉積,這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也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病理基礎。因此,定期檢查血脂,管理好危險因素是有效預防該病的關鍵步驟。那么,查血脂要注意什么?怎么看待檢查結果?多久查一次?近日,美國國家脂質協會發布的《血脂檢測科學聲明》(簡稱《聲明》)給出了答案。
最好空腹、坐位檢測。目前,一般建議空腹檢查血脂(即檢測前禁食8~10小時)。而且理想情況下,只有當患者處于穩定代謝狀態,且沒有并發疾病時,才應該查血脂;在有合并疾病,特別是急性炎癥時,血脂檢測結果可能不可靠。《聲明》指出,若進行初步篩查,餐后檢測是可以的。但由于甘油三酯容易受到飲食影響,如果餐后甘油三酯高于175毫克/分升(>2毫摩爾/升),建議空腹時再次檢測。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和“好膽固醇”的差)與心血管事件密切相關,其檢測不受禁食狀態影響,可考慮作為常規檢測指標,以指導預防心血管病。另有研究發現,仰臥位抽血檢測可使總膽固醇和“好膽固醇”水平降低,因此建議患者采取坐位抽血。
留意血脂別越界。《聲明》界定了血脂檢查的警戒值(見下表),大家可以對比血脂檢查結果和警戒值,來大致評估自己的風險。
根據年齡確定頻率。如果血脂沒有異常,年齡在20~40歲的人建議至少每5年檢測1次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的女性每年檢測1次;急性心梗、近期體重波動較大、腹瀉或血糖控制不佳者,建議在急性疾病發病后12小時內或疾病發生后4~8周進行血脂檢測;若篩查發現血脂檢測結果異常,應隔天再次空腹復查。
另外,患者開始接受降脂治療前,應先排查血脂異常是不是因為大量飲酒、胰腺炎、肝病、腎病綜合征、未控制的糖尿病、服用某些藥物(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和激素)等原因導致的,再進行下一步治療。醫生一般建議,成年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無論“壞膽固醇”水平如何,均應啟用他汀治療。▲
關鍵詞: 血脂沒有異常 血脂異常 血脂沒有異常就不檢查了嗎 40歲后建議每年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