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人多因先天稟賦不足 4個穴位要常按!

2022-02-08 14:59:31

來源:生命時報

鼻息如雷:打呼嚕的聲音就像打雷一樣響,形容熟睡時鼾聲大作。

有些人熟睡時發出的鼾聲很大,有鼻息如雷的感覺。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司空見慣的,不以為然,還有人把打呼嚕看成睡得香的表現。其實,打呼嚕是健康大敵。打呼嚕會使睡眠呼吸反復暫停,造成大腦、血液嚴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癥,容易誘發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絞痛。夜間呼吸暫停時間超過120秒容易在凌晨猝死。

中醫認為,打鼾的人多因先天稟賦不足,如先天性鼻部異常。后天因素可分為虛實兩端:實證的主要病機為痰瘀互結,多因嗜食膏粱厚味,使脾失健運,不能運化與轉輸水谷精微,聚濕生痰,痰濕聚集于體表,以致體態臃腫,痰濕上阻氣道,壅滯不暢,痰氣交阻,肺氣不利,入夜益甚,使肺主氣、司呼吸功能失常,出現鼾聲如雷、呼吸暫停等癥狀。虛證的主要病機是肺脾氣虛或脾腎陽虛,素體虛弱或病后體虛,或勞倦內傷,損傷臟腑功能。肺主氣,司呼吸,肺氣通于鼻。肺氣虛弱,失于宣降,腎虧攝納無權,呼吸難以均勻調和,則夜間打鼾、呼吸表淺甚至呼吸暫停。或肺脾腎虛,脾不能轉輸水濕,肺不能發散津液,腎不能蒸化水液,而致陰津水液凝聚成痰,壅遏肺氣而作鼾,甚至出現呼吸暫停癥狀。中醫可借助穴位按摩起到輔助治療和預防打鼾的效果:

陰陵泉穴。陰陵泉(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是脾經五輸穴里的合穴,善于調節脾臟功能。脾主運化,可利水滲濕,所以陰陵泉是臨床常用的強身、祛痰要穴。經常打鼾的人可以經常按摩此穴。

中脘穴。凡是脾胃失調、運化失常導致的各類臟腑相關疾病都可用中脘(在上腹部,肚臍上4寸)治療,比如肺臟病變的咳嗽、哮喘等,以及脾虛引起的痰多等問題。中脘既能宣肺,又能祛痰,是治療打鼾的要穴。

豐隆穴。豐隆穴(在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是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豐隆屬于足陽明胃經,是胃經的絡穴,屬于胃經,又聯絡脾經。脾主運化,脾虛則水濕不化,易聚集而成痰,豐隆調胃和脾兩大臟腑,除濕祛痰效果尤為明顯。

天樞穴。天樞(肚臍正中向左或向右2橫指處即是)屬于胃經,又靠近胃部,它調理胃腸、補虛化濕的作用很好,用它與中脘協同作用,能增強治療打鼾的功效。▲

關鍵詞: 打鼾 先天稟賦不足 稟賦 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