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14:51:08
來源:中新網廣西
日前,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阡陌書店與“清照泉城·明水古城”國際旅游度假區共同主辦的“請聽她說”2025年收官沙龍:“從獨白到眾聲:女性創作的覺醒與重構”活動,在濟南清照泉城舉辦,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女性創作者——陳慧、趙珊與蠟筆油一Rabbyui,從文學、學術以及網絡文化等多維度視角分享與探討了有關女性創作的覺醒與重構的話題。
陳慧:吃鹵菜也有雙拼
在浙江寧波余姚市梁棟鎮的菜市場里,48歲的陳慧是清晨最早支起攤位的人之一。她的推車滿載日用百貨,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的聲響,與市集的喧囂融為一體。當暮色降臨,這位被街坊稱為“三姐”的攤主,轉身執筆寫下人間百態,以文字構筑起另一個世界。兩種看似割裂的人生軌跡,在她身上交織成獨特的精神圖景。
“生活不需要提煉,它長在你身上。”陳慧如此解釋創作契機。菜市場的討價還價、主婦們的閑談碎語、異鄉謀生的困頓與溫情,化作她筆下鮮活的敘事。下午收攤后,她常在斑駁的記賬本上記錄見聞,這些帶著油鹽氣息的文字逐漸累積成書。雖自嘲“不算作家”,但她的作品因扎根現實而充滿生命力。當被問及創作時間,她笑言:“寫作不是夜間專屬,就像鹵味能雙拼,人生本就可以多味并存。”
從推車攤主到文字記錄者,陳慧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凝視。在她看來,流動攤位與文學創作本質相通:“都是把零散的生活碎片,整理成能被他人感知的存在。”如今,她的推車依然每日穿行于街巷,而文字中的世界,正為更多人所看見,“市井不是背景板,它就是故事的土壤。”
趙珊:學術理性的溫度就是為歷史上的女性正名
在對談中,《法庭上的婦女:晚清民國的婚姻與一夫一妻制》的譯者趙珊展現出學術研究的另一種可能。當市井文學以感性筆觸捕捉當下女性的生存狀態,她的譯作則從歷史縱深解構性別不平等的結構性根源。面對“理性與感性如何共融”的提問,她以史學者的清醒回應:“真正的女性關懷,既需要市井煙火里的生命感悟,也需要學術研究提供的制度性反思。”
趙珊定義自己的翻譯準則為史學的本質是求真。
蠟筆油一Rabbyui:在流量游戲中打撈被遮蔽的性別文本
在B站擁有43萬粉絲的女性博主yui,正以獨特的方式重構數字時代的女性創作版圖。這位自嘲“三度創作者”的“90后”女性,既非傳統作家亦非學術研究者,卻在算法與審核機制的夾縫中,開辟出一條連接小眾女性文學與大眾認知的隱秘通道。她的創作現場不是書桌而是剪輯軟件,創作工具不是鋼筆而是流量杠桿,在“推薦書單”與“季度熱點”上,實踐著新媒體時代的女性主義啟蒙。
“博主是信息的二傳手,但傳球路線由算法決定。”yui如此定義自己的角色。她深耕日語女性文學推薦領域,通過拆解上野千鶴子、田中光等作家的文本,將晦澀的理論轉化為幾十分鐘的影像“輕散文”。這種戴著鐐銬的“舞蹈”,恰是新媒體女性創作的常態。
“每期視頻都需要多次調整,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些視頻記錄著女性議題的關鍵詞變遷史。yui笑稱線上新媒體創作者的生存智慧即在合規框架內,將文化產物拆解與轉化為具體可及的行動。如今,這位每日處理海量素材的數字“園丁”,仍在探索更富彈性的表達可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