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 14:00:07
來源:中新網湖南
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感悟“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力量;走進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體驗“永不落幕的中非經貿博覽會”的精彩;與在長非洲青年交流,感受一站式配套服務助力中非青年在“湘”創業無憂的便利;乘坐游輪夜游湘江,飽覽夜長沙的無限魅力……
10月27日至11月1日,“機遇中國 ‘非長’精彩——2024海外華文媒體高層長沙行”活動在長沙舉行,來自南非、埃及、馬達加斯加、加拿大等13個國家的16家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及代表“走讀”長沙,深入了解長沙對非經貿合作的亮點與成效,記錄中國對非合作的精彩故事。
在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華媒代表了解肯尼亞紫茶等產品。記者 楊華峰 攝
感受中國對非合作的長沙之為
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坦桑尼亞的腰果、肯尼亞的紫茶……位于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的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內,琳瑯滿目的“非洲好物”,讓華媒代表流連忘返。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科特迪瓦《西非華聲》社長歐陽日坪表示,示范園內聚集了非洲各個國家的特色產品,展示了非洲商貿的特點,便于中國企業更好地了解非洲產品和項目商機,也會促進更多非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長沙在中非交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中非經貿博覽會的長期舉辦地和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的承載地,長沙與非洲各國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近3年對非貿易累計完成600億元,覆蓋到非洲53個國家和地區。
了解長沙正不斷探索對非深度合作新平臺、新路徑、新機制后,博茨瓦納非洲環球廣域傳媒集團中國區負責人張月,深刻感受到長沙與非洲經貿合作的廣闊前景和巨大潛力。“隨著中非合作論壇等機制的深入實施,長沙與非洲的經貿合作將迎來更多機遇和挑戰。”她說,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長非合作將給兩地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湖南是雜交水稻的發源地。多年來,湖南省農科院與位于長沙的隆平高科、袁氏種業等企業派出了一批批工作人員,積極在非洲開展雜交水稻試驗示范及本土化生產。如今,已有20多個非洲國家種植雜交水稻,超過非洲國家的三分之一。
此行華媒代表走訪了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隆平水稻博物館等地,探尋中國雜交水稻攻堅克難以及在非推廣的歷程。羅馬尼亞《歐洲僑報》副社長孫雨梅認為,湖南積極在非洲開展雜交水稻制種、育種和種植,為非洲農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助推長沙與非洲進入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華媒代表在中聯重科參觀挖掘設備。記者 楊華峰 攝
體驗“工程機械之都”的“智造”魅力
長沙被譽為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工程機械產業在全球舞臺上熠熠生輝。隨著中非合作不斷深入推進,“長沙制造”的工程起重機械、土方機械、混凝土機械、建筑起重機械、農業機械等各類工程機械設備已全面進入非洲市場,在非洲的道路、橋梁、風電等建設,以及礦山開采、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前輪著地、后輪懸空、升出鏟斗……位于長沙的中聯智慧產業城內,隨著音樂聲響起,滑移裝載機在工廠前的空地上“翩翩起舞”,跳起“鋼鐵華爾茲”;挖掘機在一旁表演疊酒杯、穿針引線等“絕活”,充分展現“長沙智造”的魅力。這讓前來參觀的華媒代表直呼“大開眼界”。
“中國工程機械太棒了!”加拿大《搜羅傳媒》總經理陳林不禁為這些“大塊頭”的“智慧”和“靈巧”點贊。在其看來,長沙工程機械及其打造的“燈塔工廠”是長沙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工程機械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經典案例。
在鐵建重工第二產業園,華媒代表現場見證了最大開挖直徑達16.64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江海號”下線。這是中國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徑盾構機,將應用于目前世界最長公路水下盾構隧道——海太長江隧道施工。
對此,尼日利亞《西非統一商報》副社長王淑華表示,希望有更多“長沙智造”參與到尼日利亞基建項目中,為當地經濟發展助力。
湘江游輪夜游。記者 楊華峰 攝
打卡“媒體藝術之都”的文化地標
聆聽千年學府岳麓書院的瑯瑯書聲、與“東方睡美人”辛追來一場親密“邂逅”、在天心閣下與“魁星”互動,乘坐游輪感受湘江兩岸夜幕下的繁華……在長沙期間,華媒代表還通過實地走訪體驗,深入感知湖湘文化魅力。
作為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一座歷經3000年城址不變、城心依舊的古城,馬王堆漢墓、走馬樓三國簡牘、岳麓書院等文化遺存聞名中外。同時,長沙也是一座活力迸發的創意新城,是中國首座獲評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稱號的城市。
“湖南尤其是長沙的文化底蘊極其深厚,這種歷史底蘊與現代文明碰撞出的火花,讓人感到幸福又羨慕。”穿行于岳麓書院之中,加拿大《七天傳媒》編輯部副主任陳汝燕邊看邊攝,沉浸其中。她表示,會將所見所聞所感通過各種傳播方式展現在加拿大民眾面前,也期待有更多的海內外游客來長沙親身感受這種文化的洗禮、心靈的震撼。
在湖南湘江新區,面積近6000平方米的李自健美術館,2017年被英國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認證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家個人美術館”,由著名畫家李自健、丹慧夫婦個人出資建造,對公眾免費開放。
現場聆聽了旅美畫家李自健的建館和巡展故事后,馬達加斯加《中非日報》社長許自樹不禁感慨:“長沙真是充滿魅力的文化沃土,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
乘坐游輪夜游湘江,兩岸的繁華景象和長沙市民愜意的生活讓南非僑網董事長韓芳印象深刻。“這座城市太有活力了,把文化和創意融合得這么好。明年的中非經貿博覽會,我一定要爭取再來長沙,并把這里的所看、所感告訴更多人,也讓更多的南非企業來長沙尋找商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