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萬戶”到“人才公寓”,上海持續溫暖城市建設者

2024-10-31 11:45: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走進上海楊浦長白新村街道228街坊,在門口可以喝喝上海牌咖啡,右拐能逛逛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館,往前走有小朋友在大草坪上追逐打鬧,“爺叔”三三兩兩曬太陽,這里乍一看像上海市中心的網紅打卡地,其實只是居民生活圈。

  上海楊浦長白新村街道228街坊。陳聰瑤 攝

上海楊浦長白新村街道228街坊。陳聰瑤 攝

228街坊是上海首批“二萬戶”工人住宅之一。1952年起,為進一步解決工人的住房問題,上海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建造兩萬戶工人住宅,“二萬戶”因此得名。可以說,“二萬戶”工人住宅既見證了新中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也承擔起為產業工人解決住房困難的使命。

居春英奶奶原來是上海電力盤廠的職工,當年從6方米的閣樓搬進這里24方米的套間,她記得自己很開心,“想一輩子住在這里”。

如今,隨著時代變遷和經濟社會發展,“二萬戶”住宅無法滿足新的居住需求。2016年,228街坊被列為上海市城市更新項目,僅用106天順利完成了“意愿征詢率、協商簽約率、搬遷交房率”三個100%,228街坊成功實現整體協商搬遷。在充分保護歷史風貌與空間特色,完整保留“兩萬戶”建筑空間肌理的基礎上,2023年4月,承載著70年奮斗精神的228街坊蝶變新生回歸大眾視野。

作為“15分鐘社區生活圈”標桿項目,現在的228街坊覆蓋了從社區商業、體育健身、文化娛樂、生活服務等“市場+公益”多種功能,可以滿足周邊居民一站式、多元化的需求。例如圍繞“一老一小”,開設睦鄰小廚、親子樂園等;在人才公寓中考慮白領入住需要,匠心設計女樓層、寵物樓層;在228街坊黨群服務中心內增設共享舞蹈房,在陽普鄰里購物中心增設具有公益屬的社區工坊,為周邊居民提供縫補、修理等便民服務。

來自江蘇的劉瑋已經在上海工作4年,得知228街坊的“創寓”人才公寓啟用后,便搬到這里。她覺得小區生活設施齊全、環境優美,最主要的是公寓設有女樓層,同時配備24小時安保,對單身女尤其友好。“同一層全是女生的話,相對安靜一點,氛圍也好一些,基本沒什么鄰里糾紛。”劉瑋說。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從“一套房”“一間房”再到“一張床”,年來,上海不斷加大保障租賃住房籌措力度。為切實解決基層奮斗者宜居安居問題,以“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等為代表的一座座公寓在上海悄然興起。

位于徐匯區的南站匯家是綜合型“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聚焦外來一線務工人員需求,共有房源205間,其中150間單身公寓,55間多人宿舍,包含無障礙間、二人間、四人間、六人間四種戶型,共提供床位254張。同時,南站匯家配有社區食堂、共享洗衣房、共享廚房、籃球場等多種公共空間。上海徐匯惠眾公共租賃住房運營有限公司保租房發展部經理黃海燕介紹,目前宿舍型床位主要入住對象包含建筑、餐飲、家政、環衛、物業等一線服務人群,入住率達九成以上。

  南站匯家四人間樣板間。陳聰瑤 攝

南站匯家四人間樣板間。陳聰瑤 攝

“這里住得好,吃得也好。逢年過節,他們還會給留在上海的我們搞一些活動。”住在南站匯家的徐匯市政養護工程有限公司工人方偉說,之前電瓶車充電不方便、社區缺少娛樂設施,他跟負責他們的管家反饋后很快得到了解決。

上海市房管局住房保障處副處長姚文江介紹,2024年,“新增籌措供應3萬張以上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列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目前已累計籌措床位超2.6萬張,完成年度目標的87%。“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繼續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積極挖掘各類資源,加快建設一批、改造一批、籌措一批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姚文江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