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案例 | 武漢:“告知承諾+誠信審批”助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2023-06-08 19:20:41

來源:新華信用

案例特色亮點:


(相關資料圖)

2022年初,武漢市政數局與市人社局協同推進綜合工作工時制誠信審批改革,經過一年的試點與探索,現已在經開區全區范圍推廣覆蓋,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申請綜合工時實現“即申即享”,降低了用人單位的審批成本和跑動次數,申請人體驗感不斷增強。

一、基本情況

武漢市經開區現有市場主體逾7.8萬戶,其中注冊資本金超過億元以上的市場主體666戶,占全市的12.8%,規模以上企業近500家,大型企業眾多、制造產業密集是經開區市場主體的發展特色。東風本田、小鵬汽車、法雷奧、美的制冷、可口可樂等用工大戶受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淡旺季的影響,不能實行標準工作時間制度,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工單位會根據生產需要申請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及不定時工作制。

按照過去的審批模式,申請人首先需要通過湖北政務服務網或者在政務大廳窗口提交不定時工作制或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申請表、營業執照、本企業職工休息休假制度、勞務派遣單位和被派遣勞動者的書面意見(適用于所申請崗位由勞務派遣人員工作的),后臺審批人員收到申請后,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踏勘時間,到企業用工現場核查員工考勤情況,計算平均工作時間,從申請人提交資料到正式出具行政許可決定書,至少需要2至3個工作日。

2022年初,武漢市政數局與市人社局協同推進綜合工作工時制誠信審批改革,經過一年的試點與探索,現已在經開區全區范圍推廣覆蓋,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申請綜合工時實現“即申即享”,降低了用人單位的審批成本和跑動次數,申請人體驗感不斷增強。

二、主要做法

由經開區行政審批局牽頭,區人力資源局、區公安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消防大隊、區農業農村局、區水務湖泊局聯合發布“告知承諾+誠信審批”應用場景,在同等條件下,對守信企業提供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快速審批,使守信市場主體享受守信便利,推動市場主體誠信經營,健康發展。

(一)一張清單,實現“承諾即準營”。按照風險可控、簡易操作的原則,武漢經開區積極探索“告知承諾+誠信審批”,從與企業群眾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事項中,選取27個事項納入改革事項清單,拓展“誠信+印刷”“誠信+電影放映”“誠信+衛生許可”“誠信+漁業”“誠信+水產”“誠信+取水”“誠信+道路運輸”等應用場景。推行以“告知承諾”為核心、“審管聯動”為支撐的辦事流程,重塑“信用審批”新模式,采用告知承諾、先證后查、備案即入、遠程踏勘等多種方式,讓市場主體“照后承諾”即可經營。

(二)一網聯動,實現“審管全閉環”。在推進審批服務便利化的同時,武漢經開區進一步加強信用約束,依托武漢市審管一體化平臺,將審批與監管信息雙向匯聚,實現了“審批結果及時推送,監管無縫銜接;監管執法在線反饋,審批及時獲取意見”的審管良性互動局面。不僅跑出了審批“加速度”,又讓監管不缺位不失位。改革后,通過該平臺數據賦能,不僅強化了審管信息溝通,提升了審批、監管效率,同時,讓企業更專注經營,踐行了政府“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截至目前,已累計審批辦件340條,生成監管任務340條,實現任務全認領、監管全覆蓋。

(三)一紙承諾,倡導“信用有價值、守信有力量”的社會風氣。誠信審批制度極大增強了市場主體的誠實守信意識,讓守信企業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快發展速度,有助于形成崇尚誠信、踐行誠信、保護誠信的大環境,構建政企互信的良性循環;同時,不斷推進信用修復工作,依法合理設定信用修復條件、影響期限,指導失信市場主體進行信用修復,助力企業重塑信用、重返市場。

三、經驗效果

據悉,經開區推行“告知承諾+誠信審批”以來,實現免提交證照100%標記、硬減材料超過5%、減時限壓縮比87.54%、零跑動占比90.16%,審批類事項即辦件率達到78.05%,政務服務好評率達到99.99%。2022年全年,申請不定時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達138家,申請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勞動崗位近60000個,申請不定時工作制崗位4500個,其中“即申即享”企業95家,占比68.8%,東風本田、東風乘用車、格力電器等“用工大戶”都是該項政策的受益者,獲得了企業的高度贊揚和一致好評,相關改革成果榮獲荊楚網等媒體宣傳報道。

(武漢市信用辦、武漢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聯合報送的此案例入選審批服務類優秀案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