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娛 > 正文

戚家軍鴛鴦陣是什么 戚家軍鴛鴦陣資料介紹

2023-01-28 08:48:35來源:匯世網  

戚家軍鴛鴦陣,中國的古老陣法之一,是明代中國軍隊抗擊倭寇時使用的戰斗隊形。由戚繼光創立。

‘鴛鴦陣’陣型以11人為一隊,最前一人為隊長,次二人各手持長牌和藤牌。長牌手持長盾遮擋箭矛,藤牌手持輕藤盾身攜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是掩護后方隊伍前進,而藤手除了掩護之外還可以與敵人進行近身肉搏。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筅,狼筅使用南方生長的竹子,選擇年老而結實的,將竹端斜切成尖形,并在周圍留下鋒利的樹枝。每只狼筅大約3米長。狼筅手拿狼筅尖端刀刃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身后長槍手的推進。然后是四個手拿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兩個,分別照應前面左右盾手和狼筅手。再后面跟著兩個手持‘鏜鈀’的士兵來警戒和支援工作。如果敵人進行迂回攻擊,短兵手就會沖上前去用短刀砍殺敵人。各種武器分工明確,每個人只需要擅長自己的職責。有效殺敵的關鍵在于整體配合,令行禁止。

鴛鴦陣不僅使矛與盾、長短緊密結合,而且充分發揮各種兵器的效能,陣法變化靈活。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縱隊可改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個小陣或左右三個小陣。當變成兩個兩小陣,稱為‘兩才陣’,左右盾手分別跟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衛其進攻;當它變成三小陣時,就叫做‘三才陣’。這時,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都在中間。盾牌手在左右兩側護衛。此變陣又叫‘變鴛鴦陣’。

這種陣法似乎聽著很麻煩,但對付身材矮小、擅長奇襲的額倭寇相當有效。也因為在抗擊倭寇的實踐中,戚繼光明顯感到衛所,即明朝軍隊軍隊戰術落后,武器薄弱,紀律松弛,整體戰斗力較弱,不能適應實際需要。嘉靖三十七年,戚繼光提出了“保簡戎兵、制器具、明部伍、肅堂寨”的主張,到金華, 義烏等民風剽悍的地方招募士兵3000余人,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戚家軍”。

而戚家軍自然不是只靠這這種陣型來抵抗倭寇,戚家軍所擁有的武器也是在東亞是最先進的,后膛的神威將軍槍、佛朗機槍、大口徑加農炮、火槍、鐵甲。戚家軍設備絕對是東亞第一,世界前列。30年后,日本最強大的薩摩軍團在全軍擁有兩萬只支火槍,但只有兩門輕型大炮。直到江戶時代,日本才開始出現大型火炮,作為當地的軍隊,戚家軍火器甚至還不如京都姬神營先進。

戚繼光擅長使用火器,但考慮到火器的數量和訓練并不容易,他不得不使用傳統的冷兵器,所以鴛鴦陣應運而生。

關鍵詞: 戚家軍鴛鴦陣 戚家軍鴛鴦陣簡介 戚家軍鴛鴦陣是什么 戚家軍鴛鴦陣資料介紹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