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的資料簡介 鄭和真的是太監嗎?
鄭和的資料(1371),鄭和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為鄭,并被稱為“三保太監”(又稱“三寶太監”)。鄭和生于云南昆明(今昆明市明晉寧區)。鄭和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在歷史上,鄭和七次下西洋,鄭和為中國航海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鄭和年輕時為朱棣效力,他很聰明智慧,學會了如何戰斗。靖南之戰后,他被提升為太監。從1405年(永樂的第二年)到1424年(永樂的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太監出使西洋。1425年后,鄭和被任命為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他第七次奉命出使西洋。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鄭和下西洋對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鄭和本人在這一歷史事件中展示了他的外交能力、軍事戰略和精神品質,贏得了世人對他的尊重和紀念。晚清以來,鄭和研究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仍有許多重要問題沒有定論。
鄭和向西遠航選為正使
鄭和的資料,鄭和成為下西洋的宦官,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鄭和有軍事才能,并且受到朱棣的信任。
當朱棣決定下西洋時,鄭和正值盛年,身材高大。朱棣曾經問袁忠徹讓鄭和派兵下西洋是否合適,袁忠徹認為非常合適。
此外,鄭和還涉及到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宗教背景,這也被認為有助于他成功地完成西洋的使命。
歷史上鄭和七次下西洋
1430年6月29日(宣德五年六月九日),鄭和奉命第七次下西洋。
據《天方至圣實錄》等記載,同年8月15日(7月27日),鄭和因妥善建造“龍船”也被宣宗授獎,他要求重建三山街的請求最后也獲得批準。
1431年1月19日(宣德五年十二月六日),鄭和船隊從龍江關口起航至福建長樂。侯風期間,鄭和等人鐫刻《天妃靈應之記碑》(此前,于太倉已有《通番事跡碑》)并鑄造一口銅鐘,這也是為后世研究下西洋留下重要資料以及研究對象;出發前,明朝的宣宗跟鄭和建議暹羅不要入侵滿洲。這一次,鄭和下西洋的人數是27550。
據記載,1433年(宣德八年),鄭和死于印度西海岸的古里。鄭和最后死在海上也算是人生完美的落幕。
相關閱讀
-
四川2022年對外發布縣處級及以上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222起
中新網成都1月12日電(張浪楊智淋)記者12日從四川省紀委監委獲悉,“廉潔四川”2022年全年對外發布縣處級...
2023-01-12 -
世界要聞:最高檢發布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例 堅持懲治犯罪與追討欠薪并重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張素)臨近農歷春節,欠薪問題易多發。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12日發布檢察機關依法...
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