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娛 > 正文

2021年東方影都電影創投會“制片工坊”在北京啟動

2021-09-02 08:44:44來源:搜狐娛樂  

2021年東方影都電影創投會“制片工坊”在北京啟動,評審主席團成員丁晟作為導師同本屆創投會五十強項目方代表交流,分享他多年來的創作經歷,并解答一些新導演的提問。

作為“制片工坊”首位授課導師,丁晟以“挑戰自己”為題,圍繞類型片創作及電影個案分析為主題分享了自身的創作經驗。丁晟認為,導演就是要敢于、勇于挑戰自己,要對劇組負責,對這個職務負責,對投資人負責,對觀眾負責。他認為導演就是拍故事,要抓住一切機會,深入生活,深入人物內心,挑戰自己,把所有潛力都用在拍電影上。他還以自己的導演生涯為例,希望各項目方代表珍惜這次創投和制片工坊的機會,努力提升完善自己的項目,“世上沒有那么多幸運,只有加倍的付出和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本屆創投會總策劃兼評審主席團成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以“理解電影,理解中國電影”為題,分享了關于中國電影產業當前的面臨的現狀,以及在文化強國背景下未來的發展態勢。他從科技化、工業化、大眾化、故事化四個方面分析了當前電影的主要特點,并指出,要把疫情當作產業改革的“提示音”,推動產業發展全面轉型升級以再次“對焦”觀眾的新需求,實現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有效平衡,保障中國電影的可持續性發展。

雖然2021年暑期檔票房僅相當于2013年的同期水平,熱度不夠、票房低迷使中國電影市場悲觀情緒蔓延。但饒曙光認為電影人不用過于悲觀,在2035年文化強國目標下,電影會在未來起到巨大作用。“電影強國目標要求電影票房每年達到1200-1500億元,其中國產影片貢獻票房要占50%-60%,這意味著當下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去實現這個目標。”

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宣部、財政部也將出臺大量相關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中國電影市場需要好電影,好電影每一個環節都是靠創造力與想象力來支撐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盡管當下存在障礙和困難,但在文化強國目標下,一定會為創作者提供施展才華的空間。”他鼓勵在場的創投項目50強代表要堅持電影夢想,不斷努力把好項目轉化為好電影,相信觀眾們會走進電影院,只有這樣,中國電影市場的目標與強國夢想才能實現。

編劇、導演趙寧宇在題為“劇本創作的理論、技巧與實踐”的分享中指出,好的編劇可以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8個字中找到所有答案。他進一步闡釋說,優秀的編劇就是要盡可能了解世間萬事萬物,盡可能深入生活,觀察人物,洞悉人間百態,才能夠“下筆如有神”。他認為,好的劇本要在主題、敘事、人物、臺詞等方面千錘百煉。“首先要能夠打動自己,其次要能夠打動導演和主創團隊,才有可能打動觀眾。這是一個劇本能否吸引資方、能否轉化為電影的前提。”

2021年東方影都電影創投會“制片工坊”由中國電影基金會主辦,聚影匯等聯合承辦,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提供學術支持,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電影理論研究處、青島電影學院等聯合協辦。接下來,“制片工坊”還將邀請張冀、方勵、王競、董越、袁媛、黃群飛、許建海、許志湧、講武生、李挺偉、王璇、軒寧、路平、陰超、朱玉卿等來自各專業領域的一線電影人為50強項目方做精心輔導,幫助項目方補齊短板,提升完善。

相關閱讀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