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娛 > 正文

法國考古學家破譯4000年前古老語言

2020-12-29 09:13:52來源:參考消息  

據埃菲社巴黎12月27日報道,法國考古學家弗朗索瓦·德塞成功破譯了迄今尚未被人們理解的古老語言之一——埃蘭語,這種語言大約4000年前在現今伊朗一帶使用。

法國《科學與未來》雜志介紹說,德塞目前就職于伊朗德黑蘭大學,他為破譯1901年在陶瓷等物品上發現的文字花費了近10年時間。

報道稱,埃蘭語是一種表音語言,為埃蘭人所用,它的年代與美索不達米亞原始楔形文字和古埃及圣書體一樣久遠。

報道還稱,人們最早在伊朗蘇薩城的廢墟中發現了這種語言。1901年,考古學家在罐子上發現一些文字,但當時沒有人能夠理解它們的含義。

經過不懈努力,德塞最終破譯了這種語言。

報道指出,德塞辨認出一系列重復出現的符號,最終認定它們是專有名詞。德塞將這些符號與兩位埃蘭君主和當地主神Napirisha的名字聯系起來,并建立了對照表。

德塞說:“通過研究,我可以斷定這種文字最初并非只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而是兩種文字出現同時出現在兩個不同地區。”

報道指出,迄今為止,人們認為這種文字起源于現今的伊拉克地區,但這項發現讓它有了新的歸宿——伊朗。

德塞說:“這不是迄今為止人們一直認為的母體和子體,而是姊妹體。”

德塞說,不同于表音(符號表達語音)和表意(符號表達意義)的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埃蘭語由表示音節、輔音和原因的符號構成。

報道稱,埃蘭語的使用時間約為1400年,遵循自右向左、自上而下的書寫規則。

報道還稱,破譯這種語言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這種文化的因素。德塞說,“埃蘭”這個名字是外地人起的,當地人叫“哈塔提”。(編譯/廖思維)

關鍵詞: 法國 古老語言

相關閱讀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