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娛 > 正文

諾獎偏愛女性?須打破職業的性別界線

2020-10-13 08:46:18來源:參考消息  

阿聯酋《國民報》網站10月10日發表美國耶魯大學杰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賈尼娜·迪喬瓦尼的題為《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會吸引更多女性投身科學嗎?》的文章稱,今年的諾獎“偏愛”女性是例外而不是常態,幾十年來女性仍然難以在科學研究領域中占據一席之地。全文摘編如下:

“誰能想象這樣的事情”

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她的美國同事珍妮弗·杜德納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她們共同研發了一種名為“Crispr-Cas9”的基因工具,使醫學研究人員能夠通過移除、添加或改變DNA(脫氧核糖核酸)序列的片段來編輯基因組的部分區域。

這是諾貝爾科學獎第四次由女性獨享,更不用說一次由兩位女性專屬了。自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首次頒發以來,女性研究人員就一直被邊緣化。

在今天的法國,居里夫人是一位備受尊敬的人物,距離她在放射性領域的開創性研究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世紀。然而,居里夫人在職業生涯之初不得不苦苦爭取實驗室經費。她經常因為自己的性別而受到羞辱,而且總是被人欺負。

然而,居里夫人在1903年和1911年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獎項同樣來之不易,盡管居里夫人完成了大部分研究工作,但最初是丈夫兼研究伙伴皮埃爾被提名為1903年諾貝爾獎的唯一得主。在丈夫的堅持下,諾貝爾獎委員會才承認了他妻子的研究成果。

幾十年過去了,女性仍然難以在科學研究領域中占據一席之地。杜德納在得知她和沙爾龐捷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后的反應很能說明問題。她說:“誰能想象得到這樣的事情。”

這是我所認識的大多數女性在獲得晉升或獎勵后的反應。女性在被撫養長大的過程中通常以為自己永遠不會成為第一名。

須打破職業的性別界線

正如居里夫人激勵了2020年諾獎得主一樣,我們期待她們會吸引年輕女性投身各種科學研究領域。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估計,全世界只有不到30%的科學研究人員是女性。

美國大學婦女聯合會(AAUW)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的科學、工程、技術和數學(STEM)學科中,女性只占28%。在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等發展最快和收入最高的領域中,性別差異最為明顯。

2019年,我所任教的耶魯大學慶祝了男女同校50周年。1969年,耶魯大學錄取了575名女生。我想,對她們來說,進入一塊基本上屬于白人男性的領地一定既可怕又令人興奮。但即便是在1969年,女性也不被鼓勵學習自然科學。

幾年前,我參觀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幾所實驗室,驚訝地發現參與其中的女性少之又少。我的一個表妹碰巧在其中一所實驗室任職,對于自己是那里的少數女性之一的事實,她并沒有想太多。她關注的只是繼續埋頭工作。事實上,對于少數選擇這條道路的女性來說,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能浪費在為什么性別歧視會繼續盛行的問題上。

美國大學婦女聯合會最近一份題為《為什么這么少?》的報告顯示,美國的高中男生和女生學習數學和科學課程的進度是一樣的,但成績大相徑庭。他們的研究報告稱:“30年前,在13歲年齡段的SAT考試中,得分在700分以上的男女生比例為13∶1;現在,這一比例已經降至3∶1左右。”

然而,在得到高分的女生中,選擇STEM學科作為大學專業的人就更少了。這份研究報告顯示,女孩對數學的興趣和成績是由她們所處的環境決定的。我擔心世界各地生活在父權社會里的千百萬年輕女性,她們鮮有機會接觸到會去鼓勵她們挑戰極限的老師。

同一份報告還顯示,空間認知能力是性別差異最大的領域之一。這些能力也許簡單到閱讀地圖、尋找陌生建筑的入口或是在開車時匯入車流。但女孩可以借助培訓課程來提高此類能力。大學院校是真正培養科學家的地方,必須吸引更多的女性學者。它們可以通過聘用更多的女性講師以及實施導師制度和實習計劃來實現這一目標。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停止將數學和科學視為男性的工作。該領域中男女人數的顯著差異,并不能說明男性在這方面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我們必須擯棄世世代代以來劃分職業的性別界線。

關鍵詞: 諾獎 女性

相關閱讀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