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15:21:38
來源:中新網黑龍江
8月25日5時30分,綏芬河口岸邊境線上,一列從俄羅斯入境的中歐班列五彩的集裝箱體,像一條五彩斑斕的巨龍盤旋在群山峻嶺之中,滿載著木材、膠合板、糧食等物資緩緩駛入綏芬河站。它的貨物運單首先被送往交接所聯檢大廳內勤翻譯崗位,將俄文發站、到站、品名、收貨人等信息翻譯成中文錄入數據信息平臺。
綏芬河口岸站是黑龍江省最大的對俄鐵路口岸,也是我國中歐班列“東通道”上重要的樞紐節點。與滿洲里口岸站東西遙相呼應,與新開通的同江口岸站在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鐵路運輸線上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是龍江大地對外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有力地促進國際國內經濟雙循環大發展。
“班列班次越織越密,口岸站的過貨運量越來越大。加強與俄鐵國境站聯系合作,確保班列信息及時準確,充分發揮‘無紙化通關’優勢,壓縮票據周轉時間,強化各部門間的配合,確保口岸運輸暢通,最大程度的壓縮班列在口岸站停留時間。”翻譯趙程輝話音未落,便又在數字口岸系統上熟練地處理譯票流程。
趙程輝是交接所車間一名翻譯員,他曾受邀參加中央一套《相聚中國節 勞動最光榮》欄目,用特有的“輪壓蓋章法“向大家展示了精湛的技藝,被大家稱為“蓋章達人”。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綏芬河鐵路系統全面實施95306“數字口岸”系統,鐵路口岸從此進入無紙化通關時代。一列貨車的票據辦理錄入時間由原來的一個多小時,壓縮到僅需45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趙程輝也由原來的“蓋章達人”,一躍成為了電腦操作“達人”。
9時30分,陽光炙烤著鋼軌和車輛散發著熱浪,身著作業服的45歲調車長關成亮接到調車作業計劃后,召集組內人員核對計劃,分工任務,提示重點事項,將班列22輛平車送抵集裝箱機械化換裝場,此時他和同伴們已汗水淋漓。
作為國境線上調車作業的舞龍人,關成亮在全站行車崗位技術比武大賽中,曾獲調車長第一名的好成績。機車溜放作業時,他的目測機車運行速度已接近了機車表盤顯示速度,關成亮嫻熟精湛的技能有效提升了調車作業效率和行車安全。綏芬河口岸自2018年8月正式開通中歐班列集裝箱運輸業務,從最初每月兩列,到如今每月最多開行90多列。他也從一名連結員鍛煉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調車長。
12時30分許,換裝場內,“吊下方車輛無人,可以作業。”坐在僅有三平方米的門式起重機駕駛室內,聽到電臺指令、踏響電鈴、按動旋轉按鈕,將鎖具四個觸點平穩落在40英尺集裝箱上方四個鎖點上,落鎖、鎖閉、起吊,在距俄車高100毫米處,箱體穩穩地懸停,按照指令換裝到中方標準軌車輛上,40歲的共產黨員高興源順利完成了一個30多噸箱體的換裝作業。
高興源在作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休班時潛心琢磨,吊裝一個集裝箱的時間也由原來的4分鐘縮短到2分鐘。他總結出經驗方法分享給工友,帶動班組每批作業時間壓縮了近50分鐘,集裝箱場換裝作業由原來的一天作業兩批提升到了四批。他也榮獲了全國鐵路系統職業技能大賽起重機司機第四名和中國鐵路集團公司技術能手、哈爾濱集團公司苦練硬功“十佳”技術精英榮譽稱號。
高興源從最初開的機械吊吊裝原木、煤炭、礦粉,到2020年開集裝箱智能化專用吊換裝集裝箱,到2022年末開40噸新式變頻門吊。設備越來越先進,入境進口的板材、大豆、亞麻籽、植物油、化肥、瓦楞紙等品類越來越多的選用中歐班列集裝箱運輸,更加綠色、安全、快捷。
今年5月份,濱綏鐵路綏芬河至國境線改造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既有線路運行坡度大、曲線半徑小,列車運行時速僅為55公里,改建后線路的設計時速將達120公里。今年5月末,綏芬河站南場線路延長改造完工,已具備接入寬軌重車由40輛編提升到71輛編組條件。至2025年年底施工結束,國境線區間通過能力和站場內接車能力提升一倍以上,將有效破解運力瓶頸。
中歐班列在該口岸開行6年來,累計開行超過3200列;今年前七個月出口貨物突破5000車。北國邊陲綏芬河鐵路口岸站向建國75周年獻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