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30 05:32:26
來源:北京青年報
【資料圖】
“成為博士的路有千萬條,但這一條路是爸媽在千萬個起早貪黑的日子里,用無數碗面鋪就的。”近日,安徽黃山小伙許凌毅和父母拍了一組特殊的博士畢業照,照片是在他家的面館里拍的,媽媽穿著博士服,爸爸戴著博士帽。許凌毅將照片分享到社交平臺,感動了眾多網友。
在嚴把?“出口關”的背景下,博士畢業并不容易。“面館里的博士畢業照”引發關注,不僅在于博士的光環效應、事件的清新稀缺,也在于照片背后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與關系。透過“面館里的博士畢業照”,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一個普通家庭的愛與溫暖,也可以體悟到平民生活所蘊含的精神力量。
為了讓兒子擁有更加廣闊的人生,父母起早貪黑、不辭艱辛,二十多年如一日在面館里操勞。而愿意換位思考、懂得體諒和心疼父母的兒子,不僅有孝心,經常在店里洗碗、切菜,還通過拼搏在學業上“更上一層樓”。以血緣和倫理為核心的傳統家庭觀念,驅動父母與兒子在基于情感與認同的基礎上實現了雙向奔赴。
一位博士二十多年的求學路,背后隱含著父母無數碗手搟面的勞動和付出。父母忙于生計,沒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和陪伴孩子,這或許是大多數普通家庭都面臨的困境。可是,懂事的孩子非但沒有責怪父母,反而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據報道,許凌毅從初中開始每到周末都到店里洗碗、切菜,有時候也會叫上一起玩耍的朋友來幫忙,等忙完再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他不僅在學業上自省自強、自律自制,也多次在學校運動會長跑中取得冠亞軍,是有名的“健身達人”。盡管家庭條件有限,但是許凌毅依舊自立自強,最終使自己成為一名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人才。
在社會流動不斷加速的當下,公眾熱衷圍觀“平民貴子”,不僅僅在于這些人在學業、事業上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績,還在于他們具有不少同齡人所不具備的寶貴品質。就以許凌毅為例,他能體恤父母掙錢不易,在生活上很節儉;看到父母又苦又累的場景,暗下決心要努力學習,長大后有所成就;上大學后,通過爭取各類獎助學金和勤工儉學,他向父母要錢的次數越來越少……不同于一些人責怪父母沒權沒錢沒本事、嫌棄父母的平庸,許凌毅給予父母足夠的尊重和體諒,愿意對父母“溫柔相待”。這不僅是一種理性、成熟的勞動觀,也表現出一種健康的心靈、明朗的心態。
教育關系社會流動,而在成為博士的道路中,許凌毅為我們示范了一條樸素、踏實的道路。“面館里的博士畢業照”不僅打破了“出身越差,上的學校越差,將來找的工作越差”的下沉螺旋,還意味著即使是普通平民家庭的子弟,也依然能夠憑借個人努力實現向上的社會流動。在教育競爭漸趨激烈的當下,普通平民家庭的父母和子女只要付出努力,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有機會實現“逆襲”。
懂得父母的艱辛與不易,子女努力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子女爭氣,父母雖然辛苦,但心里也有奔頭。“面館里的博士畢業照”不僅折射出一個普通學子二十多年的奮斗歷程,也反映了一個普通家庭二十多年的奮斗歷程,見證了一個家庭的勤勞與榮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從“面館里的博士畢業照”讀到的正是一個平民家庭在平凡世界里建構“情感共同體”的縮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