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41星”刷新紀錄_全球新資訊

2023-06-16 07:34:26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

15日13時3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6A星等41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批衛星主要用于提供商業遙感服務及相關技術驗證,“一箭41星”刷新了我國一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

執行本次任務的長二丁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的常溫液體二級運載火箭。要一次性將41顆衛星安全順利送入軌道,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衛星在火箭整流罩內的布局問題,既要坐得下,還要坐得舒服。

研制團隊充分梳理衛星結構和任務需求,挖掘潛能、優化布局設計。衛星數量越多,分離后在軌道飛行碰撞的風險就越大。由于本次任務的41顆衛星目的地一致,為避免“下車”時擁擠碰撞,八院研制團隊巧妙設計了“落客方案”:筒狀多星適配器上的38顆衛星每一層為一組,共6組,下方支承艙上的3顆衛星為第7組,按組依次分離。此外,通過開啟反推火箭拉開每組衛星間的距離,以保證分離的安全性。

鏈接

我國啟動首個商業航天員基地選址

本報訊(記者 孫奇茹)幾年后,普通大眾乘坐飛船進行一場太空旅行,或許也將如乘飛機旅行一般便利。15日,2023年中國商業航天發展大會暨第二屆中關村商業航天大會在北京豐臺舉辦。記者從組委會獲悉,中國首個商業航天員基地已啟動選址和前期籌備,“希望在五年后能將普通大眾送入太空,實現太空旅行。”中關村領創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聯盟秘書長龍開聰說。

此前,我國還未公布開展商業太空旅游的具體計劃,但商業航天領域的企業、聯盟等正在為實現普通人的“飛天夢”做出努力。在昨天的大會上,太空運輸及空間應用聯合發展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將打造成為我國商業太空運輸和空間應用產業的領頭羊以及產業上下游發展的核心中堅力量,帶動運載火箭研發、航天器研發、火箭衛星測控等上下游產業鏈穩定發展。中國首批航天員兼教練員李慶龍,中國航天員中心研究員、神舟七號艙外航天服總設計師李潭秋,陜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郭銳聘任為專家顧問。

按照“先載物、后載人”的總體思路,聯合發展中心將按照發展太空搭載、發展太空貨運和發展太空旅游的方式“三步走”。在發展太空旅游方面,將推動建設亞軌道旅游基地,隨著亞軌道太空旅游技術成熟,將提供常態化亞軌道旅游服務。還將開展軌道太空旅游飛行試驗,飛行成熟后提供軌道載人旅游服務。

龍開聰告訴說,目前中國首個商業航天員基地已經投入前期籌建和選址,并將擇機啟動商業航天員的選拔。同時,北京擁有在全球范圍內都獨一無二的航天資源,在吸引國內首個商業航天員基地部分板塊落地方面具備很強的優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