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匠心護“神舟”-快訊

2023-04-25 12:39:26

來源:中工網

張舸的航天夢想緣起于20年前中國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2003年10月,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將我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看到新聞時,我心潮澎湃,萌發了參與航天事業的愿望。”彼時,張舸尚在讀書,“要是真有這樣一個機會,該多好啊。”

兩年后的10月,張舸如愿進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工作,并被分配到了神舟飛船總裝班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舸,船也。對張舸來說,這是一種奇妙的巧合。航天的種子,開始在他心中萌發,破土成長。

18年過去了,進入不惑之年的張舸已成長為第五代神舟飛船總裝班組長,先后圓滿完成從神舟七號到神舟十五號的總裝任務,和團隊一起將18名航天員26人次成功送入太空。

圖為張舸正在進行神舟飛船總裝操作。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勤加練習,做到極致

神舟總裝班組日常工作的地方,在北京航天器總裝大廳。“我國200多個航天器的總裝、專業測試和空間環境試驗工作都是在這里完成的。”張舸很是自豪。

還有一件讓張舸自豪的事,那就是他的師傅——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特級技師孫占海。“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的總裝,師傅都有參與。”在張舸心中,“師傅非常厲害”。

進入神舟飛船總裝班組后,張舸首先接觸到的是神舟七號。當第一次真正面對精致的艙體結構、錯落層疊的產品布局、紛繁復雜的電纜、上百份的工藝文件與設計圖紙時,張舸深受觸動,“需要克服的困難遠比想象的多得多”。

一個簡單的動作,師傅會要求張舸反復練習。起初,他并不理解,“自己已經做得很熟練了,老是練,會覺得煩躁。”

陪在一旁的師傅孫占海既不惱,也不多說,只是把張舸叫到身邊,自己先操作一次,再讓他操作一次。在不到1厘米的支撐桿上,在看不到設備緊固點的情況下,師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安裝好了4個緊固的螺釘。輪到張舸時,他發現看起來簡單的操作,做起來并不簡單。

這件發生在2005年底的小事,張舸記憶猶新。“沒有長年累月的練習,形成肌肉記憶,很難做到像師傅那樣熟練和精準。”張舸明白了勤練的意義。

何為勤?張舸有自己的“四勤”心得:眼勤,看到老師傅需要幫忙,主動上前,做力所能及的事;手勤,在工作現場,主動找活干;嘴勤,遇到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師傅請教;腦勤,勤于思考和總結,每天下班后做筆記梳理一天的工作,記錄收獲、反思不足。

這段在師傅帶領下成長的經歷,讓張舸受益匪淺。如今,他也成了那個“非常厲害”的師傅。

心中有數,手下有準

神舟飛船總裝是各個設備的“最終集成”,需要通過電纜鋪設插接、設備緊固安裝等工序來完成。在總裝任務中,工作人員需要完成共計40余冊總裝工藝規定的1181道工序,涉及工步數超1.5萬步,工步動作更是高達近80萬次。

神舟飛船的返回艙容積約6立方米,艙里一共有200多臺設備。總裝人員的有效操作面積只有0.7平方米,艙內僅有4個踩踏點。張舸和同事們操作時經常要像蚯蚓一樣扭動著鉆來鉆去。更多的時候,他們需要在不可見區域完全憑感覺“盲操作”,安裝直徑只有3毫米的螺釘,螺釘安裝的最小操作間隙只有不到1厘米。

面對挑戰,張舸會在模擬艙不厭其煩地練習:練體能,讓身體不動不抖;練技能,讓螺釘不掉不偏;練精準,讓螺釘緊固力矩一步到位。一遍不達標就再來一遍,一天不達標就加班苦練。

“只有熟練掌握了動作和手法,才能一次成功,才能確保螺釘不脫落。”張舸告訴記者,在飛船艙體錯落層疊的布局之中,螺釘脫落后再找回是一件耗時費神的事,甚至可能影響任務進度,“每一次操作,都要零失誤”。

張舸與工藝技術人員一起,將所有總裝操作進行量化控制。單是螺釘緊固這一項工作,他們就梳理并記住了所有螺釘的個數、每顆螺釘的擰緊力矩、螺釘緊固順序……正如張舸所說:“總裝工作沒有差不多,只有心中有數,才能手下有準。”

“載人航天,人命關天”,這8個字深深刻進了張舸和同事們的骨子里,“航天器的質量在我們手中,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在我們心中。”如今的他可以做到身體穩如雕塑,微小螺釘安裝一次成,緊固力矩一把準,安裝的幾萬顆螺釘萬無一失。

神舟飛船“關門人”

飛船返回時,γ放射源在距離地面1米時,會向反推發動機發出點火指令以減緩飛船高速下墜的沖擊力。

“放射源的安裝位置在航天員座椅底下,肉眼看不到,全憑總裝人員的技術積累和手感‘盲操作’。尤為緊迫的是,安裝時間在飛船發射前1天,需要短時間一次性安裝成功。”安裝γ放射源,是張舸進行飛船總裝時最具挑戰的操作之一。

飛船發射前一周,張舸會帶領班組成員一起,把每一個工序、步驟甚至是每一個細微的動作練到形成肌肉記憶。

關艙門操作是飛船發射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張舸們也被稱為神舟飛船的“關門人”。

張舸帶隊負責過神舟九號的關艙門任務。在發射1.5小時前,張舸在內的“關門三人組”身著防靜電服,手戴特制工裝手套,守護在飛船艙門內外,幫助航天員順利進艙就位。

隨后,關上艙門,將艙門鑰匙保險繩套在手腕上,再用鑰匙將艙門上鎖。最后,由密封檢漏人員對艙門進行檢漏,確保飛船的“生命之門”安全關閉。

“祝圓滿完成任務,勝利凱旋。”這11個字,是張舸在關艙門前送給航天員的祝福。

飛船即將起飛,張舸從塔架撤離,回到指揮車前回望一眼飛船,那一刻,責任感與使命感油然而生:“是所有航天人幾年的辛苦付出,我們才有機會在發射前同航天員道一句祝福。”

4月的一個夜晚,張舸接受完工人日報記者的采訪,就同班組成員前往了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后續型號神舟飛船的總裝,下一次發射前的關門祝福,還在等待著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