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電子運單》國標強化個人信息保護 天天新資訊

2023-04-08 05:42:53

來源:北京青年報

近日實施的《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強化個人信息保護,禁止顯示完整的個人信息,推薦對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規范個人信息相關內容的讀取權限。

這是記者7日從市場監管總局舉行的快遞業兩項國家標準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國家標準近日正式實施。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達千億件,快遞電子運單是應用于快遞外包裝的重要單據,每年耗用量很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強化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要求快遞企業、電商經營主體等采取措施,避免在電子運單上顯示完整的收寄件人個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應隱藏1個漢字以上,聯系電話應隱藏6位以上,地址應隱藏單元戶室號。推薦對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規范個人信息相關內容的讀取權限,僅限于快遞企業及其授權的第三方、相關管理部門,使用相關設備合法讀取。標準還明確了紙張、背膠、油墨,以及字體字號、隱藏及加密處理、膠粘物理性能等一系列技術指標。

《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國家標準實現全行業地址信息及編碼體系的統一,將寄遞地址代碼化、替代文本地址,無需再記錄和書寫傳統的文本地址,避免了地址不清、書寫錯誤等問題,方便寄遞企業和廣大用戶。通用寄遞地址編碼的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如應用于無人機、無人車,實現自動導航和智能無接觸服務;連通不同企業的數據信息,實現共同分揀、共同投遞等。

相關

全國快遞業務量96天突破300億件

39天破100億件、67天破200億件、96天破300億件。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上午8時,我國2023年快遞業務量已達300億件,比2019年達到300億件提前了99天,比2022年提前了18天。

國家郵政局相關人士表示,當前快遞業日均攬收和投遞包裹量均超3億件,在方便消費、服務民生和拉動經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2023年以來,快遞業全力推進“兩進一出”工程,推進產業融合升級,不斷提升行業服務產業鏈供應鏈能力。

今年以來,快遞進村換擋升級,不斷下沉服務網絡,讓越來越多的農特產品銷往全國,讓時尚新穎的消費品走進農民家中,既促進了農村消費,也提高了消費品質。

在制造業,快遞企業抓住機遇,積極打造入廠物流、倉配一體化、訂單末端配送、區域性供應鏈服務、嵌入式電子商務等進廠模式。

除此之外,快遞業務量的迅猛增長,也得益于行業服務能力的提升。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技術和產品被應用于快遞物流行業,達到最快的服務時效。當前,全國每天有1億多件快遞包裹在農村地區流動。到2022年底,累計建成990個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27.8萬個村級快遞服務站點,全國95%的建制村實現快遞服務覆蓋。本組文/新華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