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 07:40:47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學術界、讀書界中,錢鍾書先生是被談論最多的前輩之一。但改革開放前,只有極少數人知道他的名字,更遠遠談不上了解他。197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組團訪問美國,錢先生是團員之一。在美國學術界,錢先生受到熱情接待。他的《圍城》和《談藝錄》在海外有多種盜印本;研究《圍城》而成為博士的就有好幾位。現在,講一口牛津音英語、神秘的《圍城》作者本人來到了美國,海外粉絲都瞪大了眼睛,饒有興趣地聽他講話。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專設一章評論《圍城》,對國內的現代文學研究界來說是件新鮮事。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圍城》,夏志清的評論被介紹到國內,文學界的年輕一代才知道有這樣一本受到海外重視的小說。從此,錢先生受到大眾的注意。
電視劇《圍城》的熱播,是對小說《圍城》最有效的推廣。錢鍾書,一個書齋型的學者是被電視文化的大浪抬起來的。在一個時期,人人都談《圍城》,尤其是在人文知識分子中,學說《圍城》里的俏皮話,一度成為時髦。夏志清說:“《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亦是最偉大的一部。”《圍城》讀者眾矣,按錢的“通感”說,他的觀眾,也可以說是他的讀者。小說《圍城》是否“最偉大”?言人人殊。他的讀者和觀眾看到,在民國時期的兵荒馬亂中,男女之間的相互揣摩,同事之間的勾心斗角,夫妻之間的吵架拌嘴,錢鍾書是以他專擅的幽默手段描畫的。古典小說《儒林外史》在對落魄的文人諷刺描畫后,整體是對科舉制度的批判;《圍城》里的蕓蕓眾生,卻是在一個最壞的時代里浮沉,調子是灰色、粉紅色的。錢先生在初版序里說:“兩年里憂世傷生。”這句話,是破解《圍城》的鑰匙。
小說《圍城》的讀者和電視劇《圍城》的觀眾,是錢先生“金字塔型”讀者的底層。
宋詩選本,近代有幾種。我的書柜里,就有程千帆先生的一個選本。錢先生的《宋詩選注》是他自己看重也被讀書界看重的本子。按錢先生的說法,他看重“注”而不是“選”。最初,當錢先生知道胡適贊賞他的“注”后,曾請人找胡先生贊賞他的出處;可見,孤高清傲的錢鍾書,也關心他人對自己的評論——要看是什么分量的人。作為普通讀者,我喜歡讀他對每位詩人的介紹和評價,尤其是對幾位著名詩人的評價。他選的好不好?我沒資格說。但我從他所選的詩里,知道在編選的那個年代,他要注意每位詩人的“人民性”。在《談藝錄》里,他說:“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這個高度概括唐宋詩風格的精辟論斷,相信讀古典文學的人都能感覺到。《宋詩選注》還有一個重要的貢獻,是錢先生對選詩去取的標志:“押韻的文件不選;學問的展覽和典故成語的把戲也不選;大模大樣仿照前人的假古董不選;把前人的詞意改頭換面而絕無增進的舊貨充新不選;有佳句但全篇太不勻稱的不選;當時傳頌而現在看不出好處的不選。”這種用排除法選詩的標準,精益求精,足可為后世法。印象中,有人對《宋詩選注》沒收入文天祥的《正氣歌》有微詞,錢先生為什么不選?在對文天祥的介紹里,實際已隱約回答。
錢先生的散文創作,引經據典,曲折反復,妙語連珠,開始就形成他獨有的風格。他以智慧的頭腦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所為短制,吐金唾玉,靈光四射,是學者散文的大家。他的所作,顯示他的所學,是別人無法模仿的。
《宋詩選注》和散文的讀者,撐起“金字塔型”讀者的中層。
《談藝錄》在1984年就再版了。序中說:“雖賞析之作,而實憂患之書也。”憂患,是國事家事集于一身,是著此書時的遭際。這部書,除了博學的錢先生引用的多種外文我讀不懂外,凡是漢字部分,我都能理解。從比較中發現詩的特點和寫詩的規律,從詩文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是《談藝錄》的特色。
《管錐編》是比較文學領域里劃時代的著作。此書一出,“金字塔”就露出塔尖,錢先生大大“掉粉”,只剩下極少的讀者和研究者了。上世紀80年代末,“錢迷”組織班子編《錢鍾書研究》,出過幾輯后,人亡政息,工作斷檔。這幾輯的文章,為研究了解錢先生留下珍貴史料;再過幾年,見過錢先生,迷過錢先生著作的人也消失了。廈門大學鄭朝宗先生曾開《管錐編》課,招收的研究生也是研究錢鍾書的,其中陸文虎就是他的門生。鄭先生去世后,不知廈大還有沒有這門課?我想,作為文明古國、文化大國,總要有幾個甘于寂寞、在“金字塔”塔尖做學問的人吧?
一次,我在三里河公交車站等68路車,候車間隙,看見有人擺地攤賣書,其中兩本是《我們仨》《走在人生邊上》。低頭看書名,抬頭望路北,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路對面就是南沙溝小區的南門,已故的錢鍾書、楊絳先生就曾住在那里。假如他們還在世,午后散步踱到此地,一定會相視一笑。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