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色膜、車衣是智商稅嗎_天天報道

2023-03-15 05:30:27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資料圖)

改色膜、隱形車衣在一般日常使用場景中的確具備一定功能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貨價對等”,以免因為信息差踩入商家的消費陷阱。

隨著生活品質提升,人們對愛車也有了更高要求,在某些場合甚至充當起了“社交名片”。對于車身顏色更個性化的需求、對車漆光澤度更高的保護也帶來了全車貼膜的消費市場。無論經(jīng)銷商4S店、維修廠、洗車房都將汽車貼膜項目視為業(yè)務核心之一。一方面是迎合巨大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利潤空間。因此,也誕生了一批“貼膜不怕撞、貼膜不怕剮蹭、貼膜防風吹日曬、貼膜絕對不傷漆”等夸張商家描述。那么,給汽車貼膜真的那么神奇嗎?是確有奇效還是智商稅?貼了膜的車真的就360°保護全放心了嗎?又如何防止被商家以次充好呢?

從功能定位來說,改色膜與隱形車衣并不同,前者主要是改變車身顏色,與全車噴漆相比,改色貼膜施工更容易、快捷,顏色搭配自主性更強,且不會存在相同顏色不同部位產(chǎn)生色差的煩惱。后者一般為透明色,專為車漆提供保護,車衣厚度普遍高于改色膜,且在輕微剮蹭事故中有可能保護車漆,并且部分車衣材質具備熱修復、自修復功能,一定程度可免除打蠟、拋光等煩惱,持久保持車漆狀態(tài)。

拋開兩種膜的顏色區(qū)別,相同點就是都給汽車貼了一層膜,但至于這層膜是否能起到保護效果,及后續(xù)是否會傷及車漆,就要從膜的不同材質、厚度、背膠等質量區(qū)分高低檔次產(chǎn)品。但無論什么材質的改色膜、隱形車衣,都無法在較大碰撞、剮蹭中徹底保護車漆及零部件。

定義車膜的好壞大致可以從直觀感受和客觀用料兩個方面分析:首先,高檔膜在膜面色澤上相較劣質膜會更加飽滿、細膩,相反劣質膜會有較強的顆粒感、明顯細紋;其次,高檔膜在手感上更厚且具有韌性不易出現(xiàn)折痕;最后,劣質膜氣味聞起來較為刺鼻,且背膠在反復揭貼后明顯粘貼力度下降。用料方面,主要分為PVC、TPH、PET、TPU等材質,且四者檔次基本呈遞進關系。PVC材質:傳統(tǒng)的車膜材料,通常說的塑料,材料結構偏硬、使用壽命較短,一般為幾個月到一兩年不等。粘貼時間過長會出現(xiàn)膜面發(fā)黃、褪色、開裂、掉膠及損壞車漆等問題,在耐熱、穩(wěn)定和張力方面表現(xiàn)較差但價格相對低廉;TPH材質:在傳統(tǒng)PVC材質中添加增塑劑,簡單理解為PVC升級改良版,但由于材質的關系,使用過程中依舊偏脆,保護能力偏弱,使用壽命在兩三年左右。同時TPH材質成本較低,膠層容易脫落,長時間粘貼會在漆面產(chǎn)生膠印或遺膠;PET材質:相對PVC、TPH更環(huán)保,且耐高溫性有所提升;TPU材質:是一種熱可塑性聚氨酯,物理性能、化學穩(wěn)定性極高,是一種成熟的環(huán)保材料,良好的韌性和熱修復功能,是目前隱形車衣高檔材料,使用壽命一般5-10年。同樣,TPU材質也是目前價格最貴,具有韌性好、耐磨、耐寒、耐水、耐氣候等多種優(yōu)勢,在防水性、透濕性、抗霉菌、抗紫外線方面有著極高的特性。

車膜材料不同導致生產(chǎn)、進貨價格天差地別,但普通消費者并不清楚其中區(qū)別,這也給了部分商家在推銷改色膜、隱形車衣時有了價格“操作”的空間。市場上的高檔TPU膜與劣質PVC膜甚至有著將近10倍的差價。據(jù)了解,目前市場改色膜一般選用PET、TPH材質較多,價格區(qū)間4000-6000元不等,進貨價2500元左右。隱形車衣一般選用TPU材質,格區(qū)間12000-20000元不等。但低廉的PVC膜進貨價只有幾百元左右,部分無良商家將PVC膜當PET膜等進行銷售,存在以次充好的欺騙行為。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貼膜”手法,好的原材料是基礎,貼膜工的手法更關乎使用效果。在車輛貼膜過程中一般會涉及裁剪、拆卸等,如果施工水平不熟練、不過關,輕則造車車膜錯位、脫落影響美觀和功能性,重則在施工中會造成車漆劃傷、零件斷裂等不可逆損傷。

因此,是否選擇貼車膜或選擇貼改色還是隱形車衣就要根據(jù)個人不同需求選擇了。但在交易過程中需要與商家明確價格、品牌、用料、施工、售后,并檢查產(chǎn)品合格證書等要素,以免踩進“貼膜消費陷阱”。

文/奚百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