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7 06:39:03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原標題:第十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印發
增加抗原檢測陽性作為診斷標準
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昨天(6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方案增加了新冠病毒抗原檢測陽性作為診斷標準,不再對新冠感染者出院時核酸檢測結果提出要求。
第十版方案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再判定疑似病例。同時,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檢測陽性作為診斷標準。方案介紹,抗原檢測對于病毒載量較高的感染者具有較好的檢測靈敏性。隨著抗原檢測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檢測準確性的不斷提高,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別是傳染性較強的感染者,能夠通過抗原檢測得到及時診斷。同時,考慮到多數感染者居家治療,抗原檢測操作簡便,方便感染者進行快速自我檢測。
第十版方案進一步優化新冠感染者臨床分型,將此前第九版方案中的“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臨床分型,調整為“輕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更加符合臨床實際。隨著“乙類乙管”措施的實施,新冠病毒感染者可根據病情救治需要,選擇居家治療或到醫療機構就診,各類醫療機構均可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第十版方案不再要求對病例集中隔離收治。
第十版方案還調整了新冠感染者出院標準。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措施實行后,不再強化對感染者的隔離管理,而是可按乙類傳染病予以診斷治療。不再對感染者出院時核酸檢測結果提出要求,而是由臨床醫生根據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基礎疾病或其他疾病診療及健康恢復狀況等進行綜合研判。當患者病情明顯好轉,生命體征平穩,體溫正常超過24小時,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可以轉為口服藥物治療,沒有需要進一步處理的并發癥等情況時,可考慮出院。
我國已經批準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治療藥物也納入到第十版方案中,進一步豐富抗病毒治療手段。第十版方案還完善了重型、危重型病例診斷標準和預警指標,對新冠病毒感染重癥病例進行科學準確判定。同時,把未全程接種疫苗的老年人加入重癥高危人群,將生命體征監測,特別是靜息和活動后的指氧飽和度監測指標等,加入重癥早期預警指標。結合臨床實際,方案完善了兒童重型病例早期預期預警指標,對兒童感染者可能出現的急性喉炎、神經系統并發癥等特殊情況,提供了治療方案。此外,方案進一步完善了中醫治療相關內容,加強了對重型、危重型病例中醫藥救治指導,增加隨癥用藥方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