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5 14:35: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在12月15日世界強化免疫日到來之際,“強化中老年主動免疫,積極助力健康老齡化”圓桌座談會在線上舉行,旨在從提高中老年免疫力切入,深度聚焦近3億中老年健康問題。座談會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從影響中老年健康的多個維度出發,強化中老年對疾病及疾病預防管理的意識,從而實現積極主動免疫。
共筑老年免疫屏障:年齡因素、基礎性疾病管理、接種疫苗成關鍵
(資料圖片)
我國現有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以慢性病為主的健康問題是影響老年人群生命質量的重要因素。同時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各組織器官生理代謝功能和免疫機能逐漸衰減,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等患者,患帶狀皰疹風險增加,罹患后感受到的痛感更強。
以老年常見感染性疾病帶狀皰疹為例,90%以上的成人體內潛伏著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約1/3的個體在一生中會罹患帶狀皰疹。年齡是其最重要的危險因素,50歲以后發病率顯著上升,中國50歲以上人群每年新發帶狀皰疹約156萬人。相較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發生帶狀皰疹疾病的風險增加。其中,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皰疹的風險增加84%。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劉曉紅介紹說,我國老年人普遍存在多種慢性病共存的情況,免疫力低下,內在能力下降較為明顯,同時慢性病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風險增加。帶狀皰疹又會增加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的管理負擔。因此,需要預防、減緩乃至逆轉諸如老年人行動力、營養以及心理健康等內在能力的下降,并在內在能力減退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幫助老年人最大限度地發揮功能。每個人都應當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中老年人應該樹立“早認識,早預防,早健康”的疾病預防觀念,科學認識疾病,提升預防接種意識,通過疾病預防管理的“關口前移”,強化自身免疫力,實現主動健康。
強化中老年免疫力:接種疫苗是中老年人獲得特異性免疫的重要手段
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率和發病率最高的人群,慢性病在我國所造成的疾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70%,老年慢性病患者直接經濟負擔長期增加。慢性病已經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身體健康狀況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50歲及以上慢阻肺患者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增加41%,引發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風險增加53%。因此,提高老年人預防疾病的免疫力顯得尤為重要。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遲春花表示,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優化防控策略提出,加強全人群特別是老年人群免疫接種,進一步提升防控能力。此外,老年人還可以通過營養均衡,保持心情愉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度運動等4個方面,進一步激活免疫系統,實現主動健康管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百姓身邊的健康管家,能夠為大眾提供如慢病管理、疫苗接種及相關專業咨詢等服務,更多起到醫防融合的居民健康“守門人”作用。
守好中老年免疫第一道防線:需重視感染性皮膚病的預防管理
隨著“新十條”的出臺,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降低被病毒“盯上”的可能性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作為人體抵御疾病的一道重要屏障,人體免疫系統通過三道免疫防線發揮作用,能夠幫助身體抵抗外界病毒、細菌等病原體的入侵。伴隨著人體免疫力的下降,最先遭受病毒破壞的第一道免疫防線就是皮膚和黏膜。
中老年常見皮膚感染性疾病包含毛囊炎、癤子、丹毒、蜂窩織炎以及帶狀皰疹等。以帶狀皰疹為例,隨著免疫力的下降,需警惕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并發癥。大約10%到30%的帶狀皰疹患者會出現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多見于高齡、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與心衰、糖尿病、心梗和抑郁等慢性病相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張建中表示,免疫受損人群如血液腫瘤或骨髓移植患者,由于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劑和激素,免疫力處在較低的狀態,更容易引起帶狀皰疹高發或者反復發作。針對這些人群,當自身基礎性疾病處于相對穩定的階段時,可以咨詢醫生進行進一步的疫苗接種預防。接種疫苗是特異性預防帶狀皰疹的一種措施,疫苗接種對于預防病毒感染后的重癥化具有重要價值。接種疫苗能夠進一步增強自身免疫力,守好抵御病毒侵襲的重要免疫防線,預防疾病的發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