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5 10:32:10
來源:騰訊網
以往,我們找工作往往要通過熟人介紹或者上門求職?,F如今,在互聯網技術的助推下,市場上出現了“藍領終身服務”一詞。
藍領終身服務市場,包括職業教育服務、人才招聘服務、雇員管理服務以及市場服務。有別于白領和金領人才招聘,藍領人才招聘具有人口基數大、跳槽頻率高、信息不對稱的特點。我國藍領終身服務市場因涉及范圍廣、受眾群體多,市場規模尤為龐大,2021年市場規模高達1.19萬億元。
【資料圖】
但藍領終身服務市場競爭格局高度分散,國內前五大藍領終身服務平臺在2021年的收入累計僅為26億元,占比僅有0.22%。若能打通求職者從教育培訓,到就業,再到生活的多個環節,市場參與者有望在這塊萬億賽道中獲得更大的蛋糕。
優藍國際這家企業,就有這樣的夢想,并且也正在付諸行動。但要在藍領終身服務市場中做到航母級的企業談何容易,需要有強大的綜合化服務能力。
從近日在港交所披露的招股書來看,優藍國際面臨著盈利難的問題,同時“勞務外包供應商”的標簽在中短期內也難以撕掉。
為打工人提供一條龍服務
優藍國際的業務模式,簡單的說就是為打工人提供一條龍的服務。公司提供的服務包括向藍領提供職教培訓、招聘服務、外包服務以及消費及住宿等生活服務,貫穿了一個藍領的職場生命周期。
優藍國際的來頭并不小,按2021年藍領終身服務產生的收入計,優藍國際在中國的藍領終身服務平臺中排名第一。同時,優藍國際還是中國最大的學歷職業教育管理服務提供商,以及中國第三大藍領OMO招聘服務提供商。另外,優藍國際還是我國勞務外包市場重要的供應商。
盡管躋身藍領終身服務市場頭部位置,但優藍國際的成績單并不算出色。
下圖可以看到,在2020年及2022年上半年,優藍國際收入增長乏力,出現了倒退現象。而自2019年以來,優藍國際從未實現盈利,2019年至2021年分別虧損1.92億元、1245.2萬元及2.21億元;2022年上半年虧損1.18億元,虧損額同比大幅擴大。
在沖刺港股市場之前,優藍國際獲得了多家機構的融資,這些機構紛紛看好其發展前景。
自成立以來,優藍國際共獲得六輪融資,累計籌資4.16億元人民幣及1.27億美元。在2021年6月,優藍國際投資前估值為33億元。
目前,優藍國際的股東包括電魂網絡(603258.SH)全資子公司杭州電魂、三七互娛(002555.SZ)全資子公司安徽尚趣玩、海寧中南以及新東方基金等。
勞務外包撐起大梁
按收入劃分,優藍國際有四大板塊,分別是職業教育服務、人才招聘服務、雇員管理服務以及市場服務。
其中,職業教育服務以為地方政府部門委托管理中等職業學校為主,同時還自營學校。目前,公司委托管理23所職業學校、自營1所學校、37個專業共建項目及9所技能培訓學校。
優藍國際的職業教育服務是以輕資產模式展開的,因此毛利率較高,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為41.3%。通過持續擴大和多元化職業教育服務內容,該業務收入穩定增長,不過占收入比重不高,2022年上半年只有11.2%。
人才招聘服務方面,優藍國際通過“優藍網”和“優藍招聘”APP展開線上人才招聘服務,目前在“優藍招聘”APP注冊的藍領人才超過1900萬人,2022年上半年企業客戶數1257間。
人才招聘服務業務與職業教育服務一樣也增長穩定,但收入規模小,2022年上半年僅5000余萬元,占比不到18%。
雇員管理服務,是優藍國際營收的大頭,在2019年收入比重超過了90%,后來比重逐漸下滑。
雇員管理服務,簡而言之是提供勞務外包服務,即優藍國際通過自有雇員為企業客戶提供外包服務,從中收取服務費。資料顯示,就2021年藍領雇員管理服務的收入而言,公司在中國的藍領雇員管理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三,及以2021年藍領人才崗位外包安置人次計,公司位列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雇員管理服務是優藍國際營收擔當,但面臨增長乏力的局面。2019年至2021年,該業務分別實現營收6.1億元、5.4億元及5.68億元,2022年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37%至2.06億元。
公司雇員管理服務業務發展并不順利,外包服務項下的月均藍領人才數目由2019年的8132人降至2021年的6822人,2022年上半年公司剝離了若干附屬公司,使藍領人才數進一步下降。
優藍國際虧損連連很大的原因在于,雇員管理服務是一項高成本低利潤的業務。外包人員帶來的成本被計入公司的人事費用中,2022年上半年人事費用高達1.7億元,占銷售成本比重達到了73.9%。并且,該業務毛利率在四大業務中最低,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分別為-3.3%、0.4%、8.3%及12.7%。
市場服務方面,優藍國際主要是為職業學校的學生提供消費和餐飲服務,2022年開始運營學生宿舍,為企業客戶提供福利服務。該業務收入增長也平穩,不過規模較小。
對于未來發展戰略,優藍國際在招股書中表示:將進一步投資數字化和智能化,提升運營效率;進一步拓展職業教育業務,開拓人才培養多元化機會;通過提供差異化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不斷拓展和多元化企業客戶群;進一步發展市場服務,多元化市場服務內容;擴大全球足跡,推進海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