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指導發布首批濕地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2022-12-02 20:46:27

來源:農民日報


(相關資料圖)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由該院第八檢察廳指導、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組織評審的首批濕地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該批典型案例包括湖北省公安縣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洪湖濕地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等12件案例,在地域上覆蓋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華東各地區,涉及長江、黃河、珠江、嫩江等流域及海域。

記者梳理發現,該批案例中有6件與侵占濕地進行違法養殖相關。比如在湖南檢察機關督促整治洞庭湖下塞湖非法矮圍破壞濕地生態環境公益訴訟系列案中,行為人夏某某等人在下塞湖濕地保護區域內違法修建矮圍,違法從事捕撈、養殖、耕種等生產經營活動,還采取矮圍、趕網和電捕等禁止方式非法捕撈水產品;在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泉州灣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中,漁民柯某某在未取得使用海域審批手續的情況下,在保護區核心區內圍堰養殖,養殖面積達14.79畝;在河南省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訴洛陽市吉利區某養殖專業合作社、關某某、河南省某國有林場破壞濕地生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中,關某某租用河南省某國有林場東南部黃河灘涂建設養殖場并從事畜禽養殖活動,存欄生豬5000頭以上,該畜禽養殖項目建設在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洛陽市吉利區地下水井群飲用水水源保護地二級保護區內,但未依法制作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未辦理環保審批手續,也未依法配置相關污染防治設施;在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紅樹林濕地公園違法養殖行政公益訴訟案中,陽東區壽長河流經地區一直有養殖生蠔的傳統,近年來生蠔市場需求上升,壽長河中無證、無序養殖蠔排明顯增多,從壽長河大橋到壽長河出海口范圍的河段分布著上百個蠔排,入海口水體富營養化;在湖北省公安縣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洪湖濕地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中,湖北省洪湖市云霧湖某水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在洪湖自然保護區內筑低矮圍埂用于水產養殖,承包、圍墾水面面積3827.84畝;在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督促整治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違法養殖行政公益訴訟案中,鄰近村民在海南清瀾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砍樹圍地造塘養殖魚蝦螺,致使大片紅樹林被侵占,并且養殖廢水直排入海,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遭受嚴重破壞。

除了違法養殖之外,該批案例的違法類型還包括違法侵占、圍湖填湖、非法狩獵、固體廢物污染等不同類型。在這些案件中,檢察機關及時開展濕地生態修復整改工作,并強化跟進監督,通過檢察建議督促相關單位落實責任,以個案辦理推動類案監督,確保濕地生態環境修復取得良好效果。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介紹,濕地保護屬于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是檢察公益訴訟的法定領域之一。自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底,檢察機關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67萬余件。從辦案效果看,共督促恢復被毀損的耕地、林地、濕地、草原約786萬畝,回收和清理各類垃圾、固體廢物4584萬余噸,追償修復生態、治理環境費用93.5億元。該負責人還表示,檢察機關將進一步貫徹落實濕地保護法,加強與濕地保護相關責任單位之間的協作,強化濕地保護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檢察公益訴訟的銜接,共同推進濕地保護與管理,切實發揮檢察公益訴訟在濕地保護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