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06:59:36
來源:北京日報
東城區居民日前再收政策“紅包”——和平里醫院、普仁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同時上線信用醫療,就診患者可以憑借良好的信用數據先診療,待就診結束后統一進行結算。據粗略估算,此舉可節省患者約60%的就診時間。
在傳統就醫模式里,掛號、檢查、檢驗、取藥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分別排隊繳費。各大醫院特別是知名醫院患者本就密集,反復排隊在無形中抻長了就診時間、降低了就診體驗。特別是對于腿腳不利索的老年人來說,來回“折返跑”身心俱疲。而醫生同樣“壓力山大”,大量診療工作本就不堪重負,診療過程再被頻頻打斷切碎,更加勞心耗神。推廣信用醫療,患者就醫過程連貫,醫院運行效率更高,省時省力,可謂雙贏。
“刷信用”看病減輕了醫患負擔,也是科技向善、科技惠民的生動一例。但從試水醫院的反饋來看,目前“信用+醫療”新模式的認知度、普及率還不高。究其原因,既有新事物需要接受周期的客觀因素,也有技術門檻高、操作不夠便利等現實掣肘。推動信用醫療廣泛落地,讓更多人享受到實打實的便利,還是要瞄準現實堵點發力。比如,聯動社區醫院、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幫助老年人在家門口進行信用核驗;試點成熟后,抓緊向更多醫院推廣,增加接入端口,加大宣傳力度……北京是全國醫療資源高地,也應當成為醫改創新先鋒。期待這一探索繼續深入,為北京的患者、醫院減負,也形成一套完善的“北京經驗”惠及更多人。
便捷就醫是最基本的民生訴求,也是政府部門持續發力的方向。近些年,北京積極探索醫療改革,從理順就醫體系,構建分級診療、急慢分治的就診模式,到強化基層能力,以醫聯體帶動優質資源下沉,再到持續擴大臨床檢驗結果互認覆蓋范圍,種種舉措營造了安全有序的就醫環境,回應著市民不斷細化升級的就醫需求。如“信用醫療”這般,未來新技術新模式還會打開更大想象空間,積極探索,及時跟進,城市生活將更加和諧宜居。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