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08:57:4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三國演義》中神醫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家喻戶曉,世人皆感嘆關羽意志堅強,但是放在現代社會,我們大可不必像關羽一樣,忍常人所不能忍,直接打一針麻醉,問題就解決了。28日開始一直到4月3日,一年一度的“中國麻醉周”開啟了,那么在生活中,您有過打麻醉的經歷嗎?麻醉就是打一針、睡一覺嗎?還有很多人擔心,全麻手術對智力有影響,這是真的嗎?多次麻醉會損傷身體嗎?就這些問題,進入今天的一問到底。
麻醉只是“打一針 睡一覺”嗎?什么是麻醉?麻醉方式分幾種?
很多人認為,麻醉不過就是簡單地打一針、睡一覺,其實不然,麻醉是一項專業性要求很高的工作。
簡單說,麻醉技術就是可以讓患者在進行手術的時候感受不到疼痛或者是痛苦感減弱。目前麻醉的主要方式分為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和復合性麻醉等。
打麻醉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打麻醉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我們跟著鄭州市的王女士一起來感受一下。
鄭州市的王女士正在進行的是無痛胃鏡檢查,在麻醉醫生和內鏡醫生的配合下,半個小時檢查就順利完成。
王女士:以前害怕,他們說做胃鏡可難受,就剛才真是自己做完之后就覺得這好像就睡了一覺,沒有什么不舒服的,就是這會大夫說還不能走,先讓在這兒再觀察一下才能走,整體來說挺好的,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受,就像睡一覺一樣。
無痛胃鏡能夠讓患者在相對舒適的感覺下完成檢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麻醉醫生的工作,在做胃鏡之前,麻醉醫生要給患者進行詳細的評估,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開展麻醉。在內鏡檢查的過程中,麻醉醫生要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調整麻醉深度。
河南省腫瘤醫院內鏡中心醫生 張俊:全麻下,我們病人減少了體位的干擾,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特殊部位的一些微小病變,特別是一些黏膜層的病變,更有利于我們進行內鏡下的精查,所以說整個診斷率、準確性會提高一些。
麻醉醫生如何控制“讓你睡 讓你醒”?
王女士一直在說,打完麻醉,手術過程就像睡了一覺一樣,但事實上,麻醉醫生的存在可不只是讓你“睡一覺”。生活中幾乎每一臺手術都需要麻醉醫生全程參與,包括手術前、手術中以及手術后。具體來說,麻醉醫生都需要做什么呢?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麻醉科主任 米衛東:手術前,我們需要去了解這個手術患者他重要臟器的功能狀態,制定合適的麻醉方案。手術中,我們要在整個過程中,這個病人在接受手術打擊的過程中,讓他的生命臟器(功能)能很好維持,能夠存活,這個病人就可以安全地度過這個手術周期。那么術后的恢復階段,麻醉醫生也是積極參與的,那么術后疼痛能夠很好控制,有利于這個患者順利康復。
醫務人員提醒,患者在手術前一定要做到:術前禁食禁水、如實報告病史、控制好血壓血糖、戒煙戒酒等。若患者在麻醉之前出現各類問題,要及時咨詢醫生,認真對待,才能確保手術安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 李天佐:每一個麻醉都是具有針對性的,所以第一個非常重要的,應該如實把自己的病史告訴麻醉科醫生,包括你平時用的什么藥,你以前做過沒做過手術,我們根據這些會為您量身打造更安全、更有效的麻醉。目的是,你能夠更好地耐受手術,把我們手術當中,有可能發生的風險的概率降到最小。
孩子進行全麻手術對智力記憶力有影響嗎?
麻醉在手術中已經是廣泛應用了,但是還有很多人擔心,全麻手術,尤其是兒童青少年進行全麻手術,會對孩子的智力、記憶力造成有影響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 李天佐:現在的麻醉可控性、可逆性、安全性、有效性都非常好,家長們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麻醉科主任 米衛東:目前說到臨床研究的一些結果,觀察結果沒有證據顯示我們現在用的各種各樣的麻醉方案,特別是民眾關心的全身麻醉。老百姓說的半麻,其實對于任何一個個體,不管他是零歲,剛出生的還是三歲還是多大的年齡,對中樞呢,肯定是不會產生影響,因為藥物不會進到腦子。全身麻醉,的確藥物會到腦子,不管你是小孩還是成人,但目前的臨床證據沒有顯示會造成小孩的嚴重的智力缺陷,哪怕是很明顯的智力缺陷都不會有。
多次全身麻醉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嗎?
有一些手術,比如像無痛胃腸鏡,過幾個月就需要復查再做一次,那么像這種多次全身麻醉,會不會給身體帶來傷害呢?再來聽聽專家的介紹。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 敖虎山:因為麻醉藥的半衰期很短,你醒過來了基本上它的作用就消除差不多了,所以,你再接著開始它不會有疊加效應,沒有說反復用麻醉藥對我們身體有害。社會上的確很多人在問這個問題,他說我反反復復用麻醉藥是不是對我有影響,我寧可清醒著做,是吧?我不用麻醉藥,我的意思是這樣,那個清醒著做有的時候很緊張,那個疼痛,當時的那種恐懼感的傷害遠遠超過了麻醉藥對你的傷害。
手術患者麻醉前出現心理應激反應怎么辦?
還有很多人在手術麻醉前會緊張、害怕,擔心會給身體帶來副作用,甚至出現心理應激反應。這時應該怎么辦呢?
手術患者麻醉前的心理危機不可避免地導致手術患者產生比較劇烈的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如術前1天甚至數天睡眠質量差,心情復雜、煩悶、健忘、暴飲暴食等。這些反應過于強烈,可對神經、循環及內分泌等多個系統產生重要影響,嚴重干擾手術、麻醉的順利實施,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醫務人員提示,有效的心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對手術的認識,有利于麻醉和手術的順利進行。
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 黃宇光:多數病人通過我們術前的訪視,用心去呵護,多數的病人(緊張情緒)都能過去。那么有少數的病人,在術前確實是緊張,他也控制不住,但是血壓太高的時候,我們會給一些鎮靜或者一些相應的藥物去調控,包括我們在手術室里面配一些背景音樂,我們在手術間里面,墻上都是各種的彩畫,我們的醫護人員在手術室都帶著各種各樣的花帽子,所以有很多的人文的關懷,讓我們的患者能夠靜下心來配合我們的手術,讓這樣的手術麻醉更加的安全。
做手術實施麻醉前為什么要禁食禁水?
前面有醫生提到,患者做手術在實施麻醉前一定要禁食禁水,也就是說要做到不吃不喝,這又是為什么呢?
醫務人員介紹,遵從術前禁食禁水的原則,是為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因為麻醉狀態下,由于食管括約肌松弛使得胃內的食物和液體會反流至咽腔和口腔,一旦這些反流出來的食物和液體等再誤吸入氣管和肺里,可導致嚴重的后果。
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 黃宇光:是為防止胃內容物在麻醉期間反流,反流上面最可怕的是誤吸,從胃里面出來之后再吸到肺里面,這個病人就非常地糟糕,所以我們讓病人禁食,讓病人告訴我們的病情是為了配合我們的大夫,包括麻醉大夫,能夠保證患者在手術麻醉中的這種絕對的安全。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