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有“臺”故事多 天天播報

2023-01-18 08:54:26

來源:北京晚報

在北京有關志書中,關于“臺”的記述不少,甚至于在清代巴里克·杏芬所著的《京師地名對》這種游戲類書籍中,至少提到了十五處,包括:觀星臺、窯臺、拜郊臺、旋波臺、郊勞臺、平臺、看花臺、釣魚臺、晾鷹臺、舞劍臺、金臺、黃金臺、謊糧臺、金臺書院、四平臺等。


(資料圖片)

亭臺樓閣是我國古老的建筑形式,其中臺則是有特殊含義的建筑,如祭臺、拜將臺、指揮臺、了望臺等。有些臺與平民生活關系不大,更注重建筑本身的儀式感、神秘感,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的一筆。有些臺與壇融為一體,更增加了臺的神圣感、嚴肅感。古都北京的臺,每個臺的背后都會有歷史故事和典故,是文化博大精深的象征之一。今天回顧起來,依然讓人由衷地贊美古人在建筑形式上的創造。

豐臺疑與拜郊臺有關

北京歷史上有多少臺,古人還是有統計的。元代的《析津志輯佚》中就記載了當時元大都城內外12個臺:郊天臺、燕臺、遠風臺、易臺、笞女臺、軒轅臺、華陽臺、葆臺、洗糧臺、闌馬臺、中心臺、釣魚臺。雖飽經滄桑,山河巨變,但北京的臺有增無減,據民國十二年的《北平實用指南》統計,在1923年時還有15個臺:瀛臺、觀象臺、觀耕臺、窯臺、釣魚臺、晾鷹臺、黃金臺、豐臺、謊糧臺、元郊臺、祭星臺、葆臺、望京臺、量水臺、龍虎臺。與元代的12個臺相比,清末民初的15個臺略有不同,如元代的臺中沒有提及黃金臺,其中的易臺疑似黃金臺,但臺的內容不一樣,《析津志輯佚》稱易臺“在易水上,送別荊軻之臺也”。元代的軒轅臺在明清時代已不存在,其實是很有趣的臺,元人稱軒轅臺“在京西,世傳黃帝筑此臺。李白云:燕山雪花大如席,處片飛入軒轅臺,即此也。”李白的詩句“燕山雪花大如席”在北京家喻戶曉,如果今天能找到軒轅臺的遺跡,勢必是件有意思的事兒。無論是12個臺,還是15個臺,無論千變萬化,有存有無,都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北京文化的組成。

在眾多的臺中,豐臺是很重要的,今天它是北京一個行政區的名稱。豐臺一名是有些來歷和典故的,“豐臺之名,不知所自始”。豐臺地區歷史悠久,在商、周時為薊和燕國之地。但豐臺一稱出現較晚,大概是金代才有的。清《宸垣識略》云:“豐臺疑為拜郊臺,因門曰豐宜,故目為豐臺?!必S宜門是金中都西南的一個城門,金之拜郊臺在其城門之外,故而有了豐臺的簡稱。拜郊臺又稱拜天臺,遼金時期,端午、中元和重九三節在此拜天祭祀,是很隆重的宗教儀式。元代拜郊臺“約即今永定門外也”。明清時代有了天壇、地壇和先農壇等壇廟,單一的拜郊臺或拜天臺就失去了作用。今天拜郊臺無址可尋,豐宜門也不存在,但它們都留在地名這個活化石中了。

此外,有人認為右安門外有金朝的遠風臺,“今曰之豐臺即遠風臺之遺址”,認為豐臺是遠風臺的簡稱。豐臺一名的由來,或許還有其他說法。豐臺區域內確實有臺,如大葆臺。大葆臺又稱葆臺或寶臺,上世紀70年代曾在此處發現的漢墓群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并建成了大葆臺漢墓博物館。此外,豐臺區內還有蓮花臺。蓮花臺在永定河左岸,《豐臺區名志》有蓮花臺干渠的記載。量水臺也在豐臺地區,“臺高丈余,疊石為之,以量水勢。上有小廟,奉彌勒佛”,至于量水臺的具體位置,還有待學者和專家考證。

黃金臺眾說紛紜

與豐臺一樣,黃金臺在北京也是耳熟能詳,關于它的典故,知道的人也不少。尤其有金臺路、金臺里的地名,更加坐實了北京確有黃金臺的說法。況且今天“燕京八景”之一的“金臺夕照”和金臺書院、夕照寺等等,都與黃金臺有些關系。

黃金臺又稱金臺,在有關北京史地的書中記載很多。明代《長安客話》中,就有所記載:“黃金臺,出朝陽門循濠而南,至東南角,巋然一土阜是也。日薄崦嵫,茫茫落落,吊古之士,登斯臺者,輒低回睠顧,有千秋靈氣之想?!绷硪幻魅酥鳌兜劬┚拔锫浴酚浭隽它S金臺的來歷,并指出“黃金臺名,后人擬名也。其地,后人擬地也”,歷史上說的黃金臺應該在今天的河北易縣,當時有臺名,無黃金名,又稱招賢臺、賢士臺,因與“燕昭王置千金其上,延天下士”有關?!兜劬┚拔锫浴贩Q:“易州、易水邊二黃金臺,都城朝陽門外東南又一黃金臺。三黃金臺,巋然皆土阜。”可見易縣的黃金臺與“燕昭王置千金其上,延天下士”更有關系,而北京東郊的黃金臺則是“巋然皆土阜”。到了清代,有關黃金臺的記述也不少,如《日下尊聞錄》、《畿輔通志》、《水曹清暇錄》等等。

除了文字記述,還有許多吟詠黃金臺的詩詞,這些詩詞以吟詠易縣黃金臺為主,也有涉及北京的?!短旄畯V記》中輯錄了明代學者李東陽的《金臺夕照》詩:“往來虛傳郭隗宮,荒臺半倚夕陽中。回光寂寂千山斂,落影蕭蕭萬樹空。飛鳥亂隨天上下,歸人競指路西東。黃金莫問招賢地,一代衣冠此會同?!惫艜幸髟伒摹敖鹋_夕照”指的就是北京的黃金臺。

雖然詩文中有關黃金臺的記述不少,然而黃金臺的確切位置依然說法不一。1923年版的《北京實用指南》稱北京黃金臺在“京師朝陽門外東南十余里”,而1995年版的《京都勝跡》則稱黃金臺“應在今距朝陽門三里許的苗家地,即三五零一工廠的廠址內”。苗家地曾是一片荒地,在1935年出版的《舊都文物略》中,關于黃金臺有“朝陽門外五里有石碑為燕京八景之一,現碑已倒臥在地上”的文字,并配有殘碑照片。在清末苗家地曾為駐京洋兵的射擊場。十幾年前,在建CBD商務區時,大興土木,在苗家地南發現了清代“金臺夕照”殘碑?!敖鹋_夕照”碑身長方形,高3.3米,寬1.5米,厚0.5米。碑座高0.95米,寬1.8米,厚0.7米。正面為乾隆行書“金臺夕照”,落款是“乾隆辛未初秋御筆”,下有兩方御印。由此可見,當年的黃金臺在朝陽門外是可信的,無論是“十余里”還是“三里許”及五里,大致方向都對,但具體位置略有差異。

“金臺夕照”是京城勝跡,不少人都與之拉近關系,但今天的金臺路、金臺夕照地鐵站與真正的“金臺夕照”所在地相比較,方向對,位置有差異,還是有些距離。至于崇外的“金臺書院”、“夕照寺”殘址,可能只是借用黃金臺典故而已,與真正的黃金臺、“金臺夕照”沒有關系。朝陽門外的黃金臺并沒筑臺,頂多是個土丘,人們欣賞“金臺夕照”,可能與欣賞“燕京外八景”之一的“東郊時雨”一樣,突出的是意境和對歷史的追慕,而不會是實物。正如《日下尊聞錄》所云“今朝陽門東巋然土阜,好事者即以實之,所傳古跡大率類此”。有趣的是,在大興禮賢鎮附近,有一高阜,阜上遼代曾建有“金臺壽峰寺”,據《大興縣地名志》云:“相傳高阜為春秋時燕昭王招賢納士所建,后人稱為‘黃金臺’”。這樣,歷史上的黃金臺又多了一處。

“筑土懸金奉賢者”的黃金臺是春秋時期的事,但為歷朝歷代的文人所向往,黃金臺不復存在,不論是易水的,還是北京的,都成了故事傳說,于是文人用筆墨抒發對“黃金臺”的情思便成了慣例。清代的《宸垣識略》中,至少引用從元代到清代的吟詠詩詞二十五首,足見黃金臺的影響深遠。文人們并對“人去臺空碧草深”、“千古荒臺遺舊址,西風殘柳集寒鴉”的狀況感到悲哀,遂用詩詞抒發心中所想。

晾鷹臺也稱“殺虎臺”

北京的臺,除了當做祭臺、戒臺之外,有些臺設在皇家苑囿中,以娛樂和消遣為主要功能,如歷史曾存在的晾鷹臺和釣魚臺。

晾鷹臺在今日之大興南海子。元代之時,晾鷹臺地區曾是朝廷的鷹壇和仁虞院,明代僅遺留土臺基,依然稱晾鷹臺。史料記載當時臺高6丈,徑19丈,周徑127丈,因處地形開闊,水草豐盛,禽獸孳生,是縱鷹狩獵的理想之地。清代在晾鷹臺南側建造行宮,除狩獵外還有“走馬”即賽馬,每三年一期的閱兵大典也在此舉行。乾隆年間,晾鷹臺被圈起來改為“野生動物園”,有老虎等猛獸供打獵用。按史料載,晾鷹臺“臨三海子,筑七十二橋以渡”,“每當冬春之交,天子親幸近郊,縱鷹隼搏擊”取樂。因有殺虎表演,晾鷹臺有“殺虎之典”,也被稱為“殺虎臺”。

古人狩獵除了弓、火器外,往往還借助動物,獵犬、獵鷹應運而生,晾鷹臺晾的鷹是一種叫海東青的猛禽,專捕天鵝。海東青既可上天,又可入水,天鵝喪身于它的爪下無數。在狩獵前,皇帝手下的獵手將鷹放在臺上陳列,供皇帝觀瞻,稱之為“晾”。晾鷹臺之稱從此而生。

無獨有偶,在通州也有晾鷹臺,《通州區地名志》稱這個臺也不小,長約500米,寬80米,高10米。據稱此處“因遼代帝王每季春至此游獵,放海東青捕捉天鵝,遂有晾鷹臺之稱,與漷縣之西放鷹臺、呼鷹臺相呼應”。通州晾鷹臺“臺內多處發現漢墓,臺表有殘碎古代陶片”。遼金元清四代皇帝都是來自游牧民族,漁獵成為這些民族的生存手段,京郊有遼代、元代或清代的“晾鷹臺”就很正常了。

在狩獵之外,古人也有釣魚的愛好,有些釣魚的地方除稱為釣魚臺外,往往還伴有優美的傳說故事,如姜子牙垂釣的逸事。歷史上,北京有多處釣魚臺,還有以釣魚臺命名的胡同,當年朝陽門內就有稱釣魚臺的胡同,但遐邇聞名的京西釣魚臺國賓館最為有名。《析津志輯佚》有“金章宗春日釣魚之地”之說,是金代的行宮同樂園。據明代的《宛署雜記》記載,京西釣魚臺“離京五里,系金章宗皇帝釣魚古臺”。明代的宛平縣轄中軸線以西的一大片區域,可達西山、香山一帶,《宛署雜記》中除有釣魚臺記述外,還有玉泉臺、祭星臺、城子臺的記述。明代的《長安客話》對釣魚臺也有記述,其說法與《宛署雜記》略有不同:“平則門外迤南十里花園村,有泉從地涌出,匯為池,其水至冬不竭。金時,郡人王郁隱此,作臺池上,假釣為樂。至今人呼其地為釣魚臺。”而清代對釣魚臺記述還包含當時的水利建設的信息,《宸垣識略》云:“釣魚臺在三里河西北里許,金主游幸處。乾隆三十八年,浚治成湖,以受香山新開引河之水。復于下口建閘,俾資蓄泄,由三里河達阜成門之護城河,至東便門入通惠河?!庇捎诤雍S沛,元代始稱玉淵潭。

明代釣魚臺“今不臺,亦不亭矣”,按《帝京景物略》描述自然風光很美:“堤柳四垂,水四面,一渚中央,渚置一榭,水置一舟。沙汀鳥閑,曲房人邃,藤花一架,水紫一方?!痹诿鞔鷦澣牖始覉@林之中,“自萬歷初,為李皇親(李偉)墅”,而其他一些達官貴人也指染釣魚臺,在此建別墅,連明太監馮保也在這“柳堤環抱,景氣蕭爽,沙禽水鳥多翔集其間”的地方建房購地。清代釣魚臺又紅火了一陣,那時在這里修了養源齋、瀟碧亭等,成了行宮,住在“三山五園”的清帝后“凡祗竭西陵,及由園致祭天壇時,必于此用早膳”,釣魚臺行宮成了皇帝休息吃飯的地方。在中元節時“游人多聚此,名為觀河燈”,清末帝后們無暇顧及釣魚臺,成了平民百姓游玩的地方,尤其重陽節時“居民率多提壺攜榼出郭登高”時,釣魚臺是首選地。宣統年間,溥儀將釣魚臺行宮賜予太傅陳寶琛和洋人莊士敦,一度成了他們的私人別墅。從金代的同樂園、元代的玉淵潭一路走到今天的國賓館,可謂風光無限,在北京的臺中獨樹一幟。

謊糧臺與唐太宗有關

自從桀建玉臺夏興瑤臺以來,各式各樣的臺層出不盡。有些臺還有軍事目的,像長城上的敵臺、烽火臺分別用來屯兵和點燃狼煙施作信號用。北京周邊的長城上此類臺很多,無須介紹,眾所周知。但有些臺則被人們遺忘,如謊糧臺和將臺。

謊糧臺,《日下舊聞考》云:“在朝陽門外六里,相傳唐太宗東征高麗,屯兵,虛設囷倉以誘敵,謊糧臺之名由是始?!痹诿鞔摹堕L安客話》中,稱謊糧臺在“東岳廟東五里許”,而《京都勝跡》則認為謊糧臺“地點在今天的距朝陽門六里左右的人民日報社址,即金臺路一帶”,各種說法的地址沒有多大出入。

古人說,打仗就是兵不厭詐,可以盡情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取勝敵人。唐代高麗國(今朝鮮、韓國)發生叛亂,內戰不休,高麗王懇請大唐出兵相救。出征時曾在北京一帶屯兵,為迷惑敵軍建了謊糧臺。據傳,“謊糧臺虛設囷倉,是就地取材,將黃土高坡分割削成一個個大圓柱形黃土堆,上面遮上,四轉圈圍席子,再用黃龍繩上下捆兩道,遠遠望去猶如一大片糧囤”。高麗國奸細見到如此多的糧囤,肯定唐朝派兵不少,密報國內后,叛亂分子不戰而降。以假亂真的謊糧臺,確實是軍事史上的妙筆。

將臺亦是個有故事的臺,又稱為點將臺。北京將臺有徐中山臺、將臺洼等,而今則有將臺鄉、將臺路等地名。史書中對將臺記述詳細的應是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了,書中稱“洪武元年閏七月,左丞相徐達(徐中山)師至通州,距城三十里,筑臺駐軍。翌日天霧,設伏戰,擒其梁王孛羅等。元主聞報,夜開健德門,北如上都,達兵遂至燕京,攻齊化門入,執其監國帖木兒不花等。今州西土埠,高半里,廣方半里者,所筑臺也?;蛟唬禾蒲θ寿F征遼駐軍臺也。達因之。后成祖靖難而南,駐蹕焉?!庇纱丝梢?,將臺不但是明代抗擊元朝的點將臺,還是當年薛仁貴東征和朱棣發動靖難戰爭時駐軍的將臺,可謂歷史悠久。

二十世紀中后期的一些書,對將臺又有新解,《北京市朝陽區地名志》稱將臺是“公元四世紀前燕慕容氏所筑”,《北京地名典》也重復了這個觀點,稱“將臺是東晉十六國前燕景昭帝慕容俊所筑”。這樣算來將臺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不過到了明清時代,早年的土埠將臺已無殘跡可尋,這里反而成了洼地,附近的村子稱將臺洼村,并沿用至今。

觀象臺屬欽天監

北京歷史上的臺沒有虛設的,雖然臺數很多,但臺臺都有用途,除人們所熟知的觀象臺外,明代還有侯氣臺。侯氣臺與觀象臺相似,屬于欽天監,其地址“在順天府署東北隅,有石刻前明申時行記”,在清代“今尚存”。量水臺在豐臺,“臺高丈余,疊石為之,以量水勢”。中心臺在今天的鐘鼓樓位置上:“中心臺在順天府西,繚以短垣,臺上有碑,刻‘中心臺’三字,屬京城之中心也,又有中心閣,元時所建,興廢屢矣,亦可供吟眺?!辈降凝埢⑴_,清人《水曹清暇錄》稱“昌平州西有龍虎臺,地勢平敝如臺,非人所筑;近居庸關,背山面水,頗具形勝”。而明代《長安客話》則稱,龍虎臺“廣二里,褒三里,背山而面水,以其有龍盤虎踞之形故名”,并不神秘,是自然景觀。而大興的聚燕臺也很有趣,此處系“前明上林苑”,“每歲秋社,燕將辭巢,必各將其雛數千百聚此臺,呢喃竟日,然后分翔而去?!饼埢⑴_“非人所筑”,聚燕臺也如此,可能是燕子等候鳥每年飛往南方的中轉之地。

去八達嶺的路上有云臺,云臺系元代所建,但當時并不是臺,原本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臺上原本有五座喇嘛塔,只是后來塔沒有了只留了臺而已。介紹云臺的作品不少,在此不多述,云臺與其他臺的區別是,不是一個臺,而是臺有卷門,門寬6.32米,高7.27米,進深17.57米,卷門可供車輛、人員穿行。北京的臺,今天存有遺跡的是陶然亭窯臺,窯臺和陶然臺故事頗多,且又婦孺皆知,故不再述。但是說窯臺時,臺是兒音,稱窯臺兒,別的臺沒有兒音。各種臺中,最大的臺應是“燕臺”了,燕臺沒有具體形象,它是北京的古稱、代稱、簡稱,諸如“燕臺雜詠”、“燕臺口號一百首”、“燕臺竹枝詞”等都是講北京故事的詩詞集。

北京的臺,不論是祭祀用的祭臺,還是皇帝的觀耕臺、釣魚臺,與水文氣象天象有關的觀象臺、量水臺、祭星臺和黃金臺,歷史上都是很神圣、莊重、肅穆的地方,也是重要的歷史見證。今日提起,可溫故知新。像房山的金雞臺、黑古臺(黑狗臺),門頭溝的燕家臺等都存在于地名中,成為“活化石”,如果認真考據或挖掘,肯定很有趣。北京的臺與北京的橋、北京的宮殿一樣,都是載入史冊的寶貴資料?。?/p>

關鍵詞: 金臺夕照 朝陽門外 帝京景物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