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推薦:“生如夏花”

2022-08-08 15:51:45

來源:北京晚報

荷塘清韻 張仁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幾天前,閨蜜打來電話,約我寫一篇關于印度的文章。我曾兩赴印度,從北至南走了個遍,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歷歷在目。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我來到印度的加爾各答。一座紅墻紅柱綠窗的宮殿式樓房,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故居。走進幽靜典雅的院子,只見紅樓掩映在高大挺拔的綠樹之間,樓前是草坪,不知名的灌木修剪得非常整齊,院子不大但氣度非凡,令人賞心悅目。

樓前兩側的白色大理石基座上,擺放著泰戈爾的兩尊半身銅像,他胸前佩掛著長長的黃色花環,睿智的雙眼正凝視遠方,似乎在思索什么。

1861年5月7日,泰戈爾出生在加爾各答的一個名門望族家庭,他是家里的第十四個孩子。泰戈爾的幾位兄長是蜚聲文苑的詩人和戲劇家,多為文藝和哲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濃郁的文化氛圍,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聰明的泰戈爾八歲開始寫詩,十三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歌,并發表了他的第一部長詩《野花》。因幼年喪母,泰戈爾在父親的陪伴下長大成人。他的父親是一位天賦極高的學者,每當泰戈爾的僻性引起眾人的非議時,父親總是包容、呵護著他。

泰戈爾天性率真,崇尚自由。他愿意與星星做伴,同太陽共舞,和自然對話,就是不愿意在家塾中讀那些死板的英文課程。離開家塾后,他先是進了本地的東方學校,而后去了師范學校,再后來是英國的彭加爾學校,最后又被送到英國學法律,每次都熬不到一年就退學回家。

他對父親說:“我受不了那些教員的蠢笨,受不了那些校規的拘束,受不了那些沒有意思的功課。宛若我化為一只飛鳥,擁有一雙人們妒忌的翅膀,自由自在飛翔,就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我的世界便會變得光芒萬丈。”

親戚們看他如此執拗,都認為他是個好高騖遠、華而不實的青年,唯有父親不為難他,還鼓勵他到喜馬拉雅山旅行。雖然泰戈爾的幼年是在失去母愛的寂寞與悲傷中度過的,但他青年時期始終依偎在自然的懷抱里,喜馬拉雅山和恒河是他的真師、他的慈母。

1882年,二十一歲的泰戈爾出版了第一部詩集《暮歌》,由此開啟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涯。他一生共創作了五十多部詩集、十多部中長篇小說、九十多部短篇小說、二十多部戲劇以及數量可觀的散文作品和其他雜著。他擅長音樂,精通繪畫,創作了兩千多首歌曲和大量的繪畫作品,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都出自他的手筆。特別是他的詩歌,語言清麗、哲理豐富、情感濃郁、想象絕妙。據說當年凡是講孟加拉語的地方,都有人日日吟誦泰戈爾的詩歌。1913年,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上小學三年級時,父親在我生日那天送給我一件特別的禮物——一本看上去有些發舊的淡綠色封面的書。當時我有些納悶兒:怎么送我一本舊書作為生日禮物?父親笑著對我說:“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叫《飛鳥集》,你現在識字了,送給你好好讀。這本書的作者是印度的大詩人泰戈爾。”

當我第一次捧起《飛鳥集》,讀到“夏天的鳥兒飛到我的窗口,唱著歌,又飛走了。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么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里”“雨滴親吻大地,輕聲說:媽媽,我們想念家,現在從天上回到您的懷里”,那么優美,那么抒情,簡直把我迷住了。從天真爛漫的詩句里,我仿佛聽到鳥兒的鳴唱,仿佛看到花開的嬌艷……《飛鳥集》就像一只自由展翅的飛鳥,進入我的內心,喚醒我的生命。

年歲漸長,父親送我的《飛鳥集》,我是越讀越喜歡、越讀越親切。每每與那些優美的詩句相逢,總會被泰戈爾那清新俊逸、質樸無華的文字以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所觸動;簡短又美妙的詩句,撫慰著我的身心……

每到夏天,我總會想起《飛鳥集》中我認為最經典的,自己也最喜歡的詩句,它藏在《生如夏花》這首詩里:“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花朵在陽光最飽滿的季節綻放,好似奔跑、跳躍、飛翔的生命精靈,顯得朝氣蓬勃,活力四射。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歡夏季,這或許是我生在夏季的緣故。秋去冬來、迎春花開過之后,人們等到了夏花綻放的日子,夏花好像落入凡間的仙子,它們不怕驕陽酷暑,無懼驟雨狂風,在居民的窗臺前、在城市的公園里、在原野的高山上、在流瀑的峽谷間一展韻致。

我喜歡在夏日靜觀花開,雖不如春天般燦爛奪目,卻自成一道風景。如荷花緋紅似濃抹、潔白若裹素,頃刻跌入萬丈紅塵,頃刻扶搖玄妙天空,清香縷縷,如癡如醉……再看那荷葉,半卷半開,隨風搖曳,于世間悠然。

歲歲年年夏花開,朝朝暮暮不相同。在夏花朝夕相伴的日子里,時光一點點流淌——人生就是這樣,一季又一季,在花開花落間走走停停;一天又一天,在看似相同的日子里遇見每個不同的今天,找到那個不同的自己。

詩人葉芝曾說:“每天讀一句泰戈爾的詩,讓我忘記人間所有的苦痛。”

作家冰心也說過,泰戈爾自幼受到過良好教育,他的作品感情充沛格調也更天真、更歡暢、更富神秘色彩。

這首《生如夏花》,仿佛專為我而作。在這個夏天默念,如夏風般溫柔,帶著清淺溫馨的回憶,讓我重溫歲月里散落的斑斕,追尋流年中遠去的美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