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要聞:你好請答題

2022-07-21 05:51:31

來源:北京青年報

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中藥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流傳至今,有許多我們容易讀錯的生僻字,看看下面的中藥名你讀對了幾個!

答題規則:請根據漢字及詞語釋義補充讀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秦艽(??)

釋義:中國重要的傳統中藥之一,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秦艽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下水、利小便。”

2.川芎(??)

釋義:《本草綱目》記載:“川芎,血中氣藥也。肝苦急,以辛補之,故血虛者宜之。”常用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3.蒼術(??)

釋義:根狀莖入藥,為運脾藥,性味苦溫辛烈,有燥濕、化濁、止痛之效。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北方產的北蒼術和南方產的南蒼術。

4.葛(??)根

釋義:葛根作為藥食同源植物,在我國有著3000多年的食用歷史,民間有“北有人參,南有葛根”的說法。葛根具有清膩解熱,祛痰止咳,降血糖的作用。

5.黃芩(??)

釋義: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6.楮(??)實子

釋義:始載于漢代《名醫別錄》,又名為楮實、榖實、榖子、楮桃,味甘性寒無毒,具有滋腎益陰、清肝明目、利水消腫等功效。

7.牛蒡(??)子

釋義:一開始的名字被叫做“惡實”,此外,還有牛子、大力子、鼠粘子等別名。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

8.黃柏(??)

釋義:又名黃檗木,瀉火解毒力強,善治濕熱瘡瘍。內服常與清熱燥濕的黃連、黃芩配伍,稱為“三黃”。

答案:

1.jiāo??2.xiōnɡ??3.zhú??4.ɡé

5.qín??6.chǔ??7.bànɡ?8.b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