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2 06:05:03
來源:北京日報
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昨天(2月1日)位于北京國際飯店的2022北京新聞中心“雙奧之城·看典”首場互動展示活動啟動。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北京京劇院著名藝術家杜鎮杰、張慧芳以及京胡名家艾兵都來到現場,和大家暢談京劇藝術、春節文化和冬奧精神,在京腔京韻中與觀眾們共度中國新春佳節。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文明中形成了很多風俗,‘過大年,看大戲’就是其中一種風尚習俗。”劉侗一上來就給大家拜年,并且表示,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北京戲劇藝術的代表和重要的文化符號,因此“過大年,看大戲”的形式和“貼春聯、吃餃子、逛廟會”等傳統習俗一樣,越來越受到大家歡迎,成為京城百姓過節期間文藝活動的首選。春節期間,北京京劇院將在長安大戲院、國家大劇院、吉祥大戲院、中山公園音樂堂等各個劇場舉辦豐富多彩的京劇演出,營造濃厚的冬奧文化和春節文化氛圍。
近年來,中國的春節文化越來越受到世界的矚目和青睞,中國的京劇藝術也早已被世界各國人民關注和喜愛。劉侗回憶起曾經在美國紐約世貿廣場舉辦的一場別開生面的“京劇快閃”活動,一百多個不同膚色的孩子們同時出現在美國最繁華的地段展示京劇文化藝術,引起轟動。在美國、芬蘭等國家,每逢中國春節都會舉辦中國年的活動,“在一些國家,過年看戲已經成為一道非常亮麗的風景,也形成了非常好的文化交流傳承推廣的態勢。”
劉侗還向大家展示了冬奧京歌《一起向未來》和原創京歌《北京雪花飄起來》。“北京城飄雪花,片片都是你我他,我們相約長城下,五環牽手耀京華……”劉侗作為《北京雪花飄起來》的詞作者,還向大家介紹了京歌的創作思路:既要發揮京劇傳統藝術的魅力,還要融入奧運文化精神,為北京冬奧助力。
京胡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其音色剛勁清脆嘹亮,辨識度極強,有著“京劇的名片”之稱。“過大年,看大戲”活動現場,京胡名家艾兵還演奏了一曲傳統京胡曲牌《山坡羊》作為給大家的拜年禮物,并介紹了京胡的特色,以及京胡與交響樂、流行樂的融合創新。北京京劇院推出冬奧京歌《一起向未來》,以及與北京交響樂團共同演出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序曲”,就是京胡與不同音樂形式的合作范例,令人耳目一新。艾兵表示,雖然京胡音色鮮明,但并不影響其極強的兼容性:“京胡跟各種不同的樂種合作,展示的風采也不同,有著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感覺,和演員的配合更是水乳交融,妙不可言。”
活動現場還邀請到了北京京劇院“尋夢·承澤”項目的主力藝術家、京劇名角杜鎮杰和張慧芳。杜鎮杰表示,“尋夢”即追尋民族藝術的復興之夢,“承澤”即承接前輩先賢的文化恩澤,因此“尋夢·承澤”目的便是要找回前輩留下的經典,再通過精益求精的演出和制作,讓戲重新回到舞臺上。張慧芳表示,很多骨子老戲已經闊別舞臺多年,剛開始演出時也會遇冷,但京劇畢竟是一種“角兒”的藝術,堅持演下去,有些冷戲也可以演熱:“比如《珠簾寨》《蘇武牧羊》,都是之前比較少演的,通過我們的恢復之后,逐漸把它們演熱了,現在也有很多年輕演員也在演出了。”互動環節,杜鎮杰、張慧芳還為大家獻上了經典的《四郎探母》“坐宮”選段、《紅鬃烈馬》“蘇龍魏虎為媒證”選段,并進行京劇身段表演的現場教學,讓大家在過年的氣氛中,更加深入地感受京劇藝術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雙奧之城·看典”作為2022北京新聞中心的一項重要的互動展示活動,自2月1日起將一直持續至2月20日。每天場地內的大屏幕都會循環播放北京城市形象圖片,并組織開展訪談直播活動,以“一天一主題、一圖一故事”圖片加訪談形式,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借小故事折射大時代。每場訪談直播活動都將精心策劃大家關心關切的主題,并圍繞主題設置熱門熱點話題,邀請有關嘉賓、從業人員,從百姓視角講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生動故事,展示最新最美最好北京城市形象,展現北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面建設成果和發展成就。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