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讓每個人都成為他自己

2022-01-28 09:05:02

來源:北京日報

不久前完播的《雪中悍刀行》,最突出的魅力不在于特效營造出來的曠世奇招,而在于它的“有情”。武俠故事中,主人公的行為驅動力通常是復仇,這部劇也不例外,但復仇卻不是本劇的主題,恰恰相反,本劇的主題是愛,是對親密關系的珍惜與追尋。

主角徐鳳年本為世家紈绔,放浪不羈,行事不按常理出牌。父親北椋王徐驍為了這個兒子可以順利接掌北椋軍權,煞費苦心地布局多年,并把兩個姐姐一個弟弟都送出北椋,以為他鋪路。但相比于唾手可得的無上權力,徐鳳年卻更加在意手足情——為了弟弟,他可以風輕云淡地欲把權力拱手相讓;也恰是為了能把兄弟姊妹都置于自己的保護下,他最終答應接管北椋軍權并為之不遺余力地使用智謀。該劇對他與三姐弟的情感關系,都各自花了不小的篇幅描摹。他的武帝城之行,是在危機四伏的境遇中升級打怪并一路開掛,而精彩看點則在龍虎山見弟弟、江南重逢大姐、上陰學宮會二姐等幾個橋段上,對弟弟徐龍象的垂愛之情,更是純真感人。

徐鳳年的“有情”是有著內在情感邏輯的。年少喪母,是他珍惜一切親密關系的起點所在,為母親復仇也是他行動的內驅力之一。對親密情感如此依戀,同時又是如此優越和霸氣的他,卻能尊重每個個體的選擇,這令人刮目相看。

比如在男女之情的處理上。徐鳳年身邊美女如云,但他只鐘情于敵國落難公主姜泥。他會為了姜泥去挑戰皇權,完全不考慮自身安危。但當姜泥要背負她敵國公主的責任、遠走蜀地重招舊部時,他卻沒有強留,他的理由是:“她有自己的路要走。”權力無邊的北椋世子,卻在關鍵時刻給愛的人以自由、以人格上的尊重,而不是以愛的名義控制和捆綁,這個頗具現代意味的愛情觀,使得這部武俠劇的境界瞬間超然于以往的傳統武俠劇。

“讓每個人都成為他自己”的現代意識,更突出地體現在他對待“老黃”的態度上。老黃是陪他長大、陪他苦行游歷的貪吃饞嘴的老馬夫,作為世子,徐鳳年沒有因為他身份的低微而對他頤指氣使。后來得知老黃是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黃九劍,他也沒有誠惶誠恐另眼相看。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附著在共同經歷之上的默契和信賴。當老黃想重出江湖,去完成對武學頂峰的挑戰時,徐鳳年明知這一去可能兇多吉少,心中不舍,卻還是放手支持他去完成自己心中的理想。

當他得知老黃最終力竭而死,去武帝城取回劍匣,“接老黃回家”,就成為他的執念,即便一路危機重重,他也執意奔赴險地,只為心中的一個承諾。隨行他左右的眾多頂級高手,最開始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最終都死心塌地地情愿護衛在他身邊,就是感念于他沒有分別心的至真性情。

一言九鼎,重信守諾,正氣凜然,得道多助,超然物外,足智多謀——種種英雄特質集于一身,讓徐鳳年這個人物全方位滿足觀眾對于武林英雄的期待。而他的平等意識,他對人發自內心的尊重,讓這個人物的立意和氣韻又遠高于古典俠義之士的固有特質。這個人物的高遠氣質并非刻意拔高,相反,他只是純粹地憑本心出發去謀事。他想要走一條與父親靠權謀武力奪得權力完全不同的路。他不要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斗爭,他要兩全——既要成全他人的選擇,也要滿足自己的愿望。他的出發點是愛,而愛會帶來解決困境的智慧。

該劇并沒有過多鋪陳奢華的室內布景,環境造型多取于自然,山高水渺,如詩如畫,具有中國古典山水畫的意境,恰到好處地烘托了該劇所展現的武學之玄妙境界。更值得稱道的是該劇的服化道與整體氣質的和諧。主要人物的服飾,以純白和淡綠為主,以淺灰為輔,整體色調素雅和諧,配以飄逸之感,視覺上充滿空靈脫俗的東方意蘊。

用現代手法描摹古典情懷,用古典故事張揚現代意識,是《雪》劇的魅力所在。該劇的節奏把握和敘事手法,也與其古典情懷相得益彰。比如第33集,整集都在描繪一場別離——徐鳳年目送姜泥遠赴蜀地。分別的場景被放置于如詩如畫的碧波上,分別來臨之際,兩人只是紅著眼睛靜靜地同向而立,少年男女那種惆悵和悲傷便已彌漫了整個場域;姜泥離船時,一向牙尖嘴利的徐鳳年并沒有話,只是默默地扶著踏板;載著姜泥的船開走了,一點點變小,最終消逝于煙波浩渺的江面上……整個過程極其緩慢,卻不給人以拖沓冗長之感,演員所有表情動作都非常含蓄隱忍,卻把觀眾帶入惆悵傷感的別離情緒。這古典意境,是快節奏的現代人難以企及卻心生向往的。

《雪》劇的立意和審美皆在水準之上,但劇情的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比如皇家私生子趙楷作為徐鳳年的最大對抗勢力,人馬和手段都顯得太過勢單力薄;權斗著墨較少,讓世襲罔替的成果來得過于簡單,似乎枉費了徐驍的種種精心布局。這些輔助線的輕描淡寫,讓劇情缺少武俠劇原本該有的風云詭譎大開大合的張力。但這部劇只是原著洋洋500萬字的開篇,是立人設的引子,更壯闊更復雜的武俠江湖還未真正鋪陳開來,我們期待續集盡早誕生,讓武俠迷們再度暢游于壯麗的武俠世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