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1 06:05:03
來源:新京報
陳力衛(日本成城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 持續思考的問題
我近年持續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有兩點:一是來自我的語言學專業,即語詞概念如何在傳播過程中的變質和走樣的問題,換句話說,語詞背后所掩飾的部分,可否作為研究對象客觀地描述出來,概念史研究的局限性在哪里?
進而,我思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新媒體下的語言表述的界限在哪里?從過去所謂的“人言可畏”到當下的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如何處置?
● 值得關注的圖書
因新冠疫情,我無法走動,只收到國內外友人寄贈的幾本書。其中,狹間直樹先生的《近代東アジア文明圏の啟蒙家たち(近代東亞的啟蒙家)》(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21.5)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以“近代東亞文明的形成”為題,探討在西方的沖擊下,日本的啟蒙思想家如何跨越語言、文化、規范等障礙,重新建構東亞自己的文明體系的問題,從江戶末期的西周和津田真道如何引進西學,到中江兆民翻譯的《民約論》以及《萬國公法》在日本的普及,再到福澤諭吉、內藤湖南對國民意識形成的影響,該書對這些啟蒙家的苦惱和思想上的互動做了一番梳理。第二部分則是以梁啟超為主,作者將其描述為“形成東亞文明的功臣”,亦即第一部分涉及的日本啟蒙家所導入的西方思想是如何通過梁啟超來往返于東亞的,這兩個部分等于是相互連貫的。
該書當然是以思想史為出發點,就具體人物如何在知識轉型期以其原有的知識結構來對應西方框架的問題著重進行了分析和描寫。但實際上,因為論證其過程需要將文本材料處理得當才行,所以,這本書為我們研究近代學科轉型、中日交流史,以及概念史、語詞史,都提供了豐富的例證,可以作為思想史研究的一個范例來學習應用。特別是從書末的事項及人名索引中,我們更可看出該書涉及的領域和范圍,這是一本不可回避的重要著作。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