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1 06:05:01
來源:新京報
唐小兵(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持續思考的問題
2021年學界前輩何兆武、章開沅、余英時、李澤厚先生等相繼逝世,感覺是一個天才淡出巨星凋零的年份,我這些年持續思考的問題是現代中國的人文主義傳統在當下中國何以得以延續、深化、拓展而賡續不絕。人文主義傳統寄托于像前述這樣的知識貴族和學術大家,他們以自身的學術、人格和選擇彰顯了即使在一個人文精神式微的時代,堅持文化、智慧與學術的尊嚴仍舊有其不可剝奪的價值。
圍繞這個主題,我今年重點閱讀了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三本書,包括日本思想史大家丸山真男的論文集《忠誠與反叛:日本轉型期的精神史狀況》、謝正光的文集《清初的遺民與貳臣》和楊瀟的非虛構作品《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
丸山真男的作品彰顯了日本思想史復雜的張力和內在脈絡,也展示了近代日本知識人在政治與學術之間的選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而謝正光先生的作品則展現了清初遺民與貳臣之間盤根錯節的復雜勾連,顯示了人性與政治彼此交錯的歷史世界與精神圖譜,楊瀟的這本書通過公路行走的方式將歷史寫作與旅行寫作做了極好的內在結合,呈現了面對個體和人類困境的自我如何向歷史與自然汲取強韌的心力來擺脫結構性狀態的自覺。這三本書構成了一個互相參照極為有趣的知識世界與精神地圖。
● 值得關注的圖書
我最近在閱讀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女性天才:生命、思想與言詞”系列,是國內最優秀的一批傳記作者(都是女性學者)為阿倫特、西蒙娜·薇依、伍爾夫、波伏娃、桑塔格、阿特伍德、杜拉斯、沃克等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思想家和作家撰寫的本土傳記。
這套書的思想、學術與文化含量都很高,我為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王寅麗教授的《漢娜·阿倫特:愛、思考和行動》撰寫了序言,也讀完了貴州大學哲學系林早老師寫的《西蒙娜·薇依:為萬般沉默放行》,極為觸動。作者錯落有致地展現了薇依的生命歷程、政治實踐與精神世界,后者寧可放棄出身貴族的優越生活,而將自己放置在最艱苦的人群和境地去感同身受地承受世界的苦難的選擇,并為陷溺在困境中的人類探尋精神的出路,這深深地打動了我。這才是真正的左翼知識人和貴族精神,作者可謂薇依的隔代知音。這套充滿人文主義精神的書系雖然零星地受到關注,卻并未引起知識界、書評界熱議或被出版界高度關注,這讓人深感遺憾,我希望借著這個機會向書評周刊的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推薦。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