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做多”折射債市糾結 股債性價比有望生變

2022-01-20 09:00:05

來源:中國證券報

18日、19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連續快速下行,并創出一年半新低。而17日降息當日僅下行不到1個基點。面對“超預期”的降息,之前債券投資者在猶豫什么,如今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其大膽做多?

業內人士認為,降準降息等政策利好相繼兌現后,市場預期逐漸從“穩增長-貨幣松”轉向“貨幣松-增長穩”,這一中期的邏輯變化對短期交易也產生了影響。不過,當下貨幣政策調控強調更加主動作為,易松難緊是應有之義,市場利率可能仍有震蕩下行空間,走勢反轉風險有限。當然,未來寬信用效果逐漸顯現,將提振企業盈利和市場風險偏好,股債性價比的天平將逐漸發生變化。

遲來的做多

對于先前市場的猶豫,國泰君安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覃漢分析,降息落地后,利率普遍下行,但盤面上顯示出部分止盈需求,原因在于有的投資者擔心利好出盡,或者預期經濟增長拐點會提前出現。

對于后來做多熱情的重燃,中金公司固收首席分析師陳建恒表示,降息落地兌現了部分市場預期,但更多意味著新一輪利率下行的啟動,而非利好出盡。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則給出了繼續做多的理由——未來仍有降準降息的可能性。

18日,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降準空間變小了,但仍有一定空間,可以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及宏觀調控的需要使用。

“在實體融資需求好轉前,寬貨幣有連續性。”覃漢說,政策已經打出明牌,如果還繼續糾結于是否止盈、何時止盈,無異于和趨勢對抗。

1月仍是做多債券時間窗口

不難看出,猶豫也好,追漲也罷,都有確切理由。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般表現反映了市場對于短期和中期關注點的不同,以及由此帶來的博弈。

降準降息等政策利好相繼兌現后,市場預期逐漸從“穩增長-貨幣松”轉向“貨幣松-增長穩”。東方金誠固收分析師馮琳認為,一方面,超預期降息指向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穩增長訴求強烈;另一方面,貨幣寬松靠前發力后,市場對于信用擴張、增長趨穩的預期也會增強。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提示,隨著更多政策舉措協同發力,債券市場可能會轉而更加關注寬信用的效果,比如信貸“開門紅”的成色。

歷史經驗表明,大力度的貨幣寬松,對債券市場而言,通常會起到“短多長空”效果,正是前述市場預期變化的體現。

不過,在寬信用效果得到驗證之前,債市利率或仍有震蕩下行空間。黃文濤認為,貨幣偏寬松疊加信用弱復蘇,一季度市場利率可能還有低點,后續則將在經濟企穩的預期下出現回升。興業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黃偉平說,1月仍是做多債券的時間窗口。

股債性價比逐漸生變

在債市表現出猶豫和分歧的時候,市場對股票走勢樂觀的看法增多。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一方面,“寬貨幣”助推資金利率下行,創造對股市有利的流動性環境;另一方面,“寬信用”會顯著提升市場風險偏好。

開源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陳曦表示,對于股票市場,在經歷年初的大幅回調之后,風險已經顯著釋放,經濟基本面的預期差將為股市提供上行動力,全面看好股票市場。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進一步指出,降息可適度緩解非穩增長鏈條相關行業的下行壓力,后續看好股市結構性機會,一是金融領域尤其是銀行板塊可能有突出表現;二是地產及其后周期相關板塊值得期待;三是基建相關的建筑建材領域,可能受益于一季度基建項目靠前發力,還將受益于地產投資超預期。

關鍵詞: 市場 預期 下行 貨幣 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