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05:56:14
來源:新京報
7月27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交出“期中卷”。
(資料圖片)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至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6.78萬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利潤總額34365億元,同比下降1.8%(按可比口徑計算)。
這份“期中卷”,既是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企業穩健前行的縮影,也對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指出,上半年工業企業利潤整體跌幅較2024年末收窄1.3個百分點,一系列支持政策前置發力有效。
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保持增長
從單月數據觀察,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3%,降幅較5月份收窄4.8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統計師于衛寧在解讀6月份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時表示,“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降幅較5月份有所收窄,以裝備工業為代表的新動能行業利潤增長較快。”
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增速與5月份持平,工業企業營收持續增長,為企業盈利恢復創造有利條件。
從量-價-利潤率三要素看,6月生產上行是帶動企業利潤降幅收窄的主要動能,但PPI和利潤率的拖累仍較為顯著。6月“搶出口”和“搶兩新”繼續提速工業生產。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8%;1-6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增速環比上升。
6月PPI同比下降3.6%(前值為-3.3%),PPI降幅延續走闊壓制利潤改善。1-6月份PPI累計同比為-2.8%,降幅較1-5月擴大0.2個百分點,增速環比回落。此外,1-6月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15%,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
在利潤率收縮與工業品價格下行的雙重擠壓下,企業盈利企穩回升仍面臨一定挑戰。
從結構上看,制造業對利潤總額的支撐明顯。6月份,裝備制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較5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利潤由5月份下降2.9%轉為增長9.6%,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3.8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支撐作用突出。
在制造業中,上游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增幅延續回落態勢,中游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速加快,“壓艙石”作用突出,下游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出現分化。
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的8個行業中4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其中,汽車行業在車企促銷帶動銷量快速增長疊加重點企業投資收益增長等因素作用下,利潤增長96.8%;電氣機械、儀器儀表、金屬制品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18.7%、12.3%、6.2%。
利潤修復態勢有望持續
政策利好對拉動行業利潤起到了關鍵作用。
今年以來,“兩新”政策支持品類及補貼范圍不斷擴大,帶動相關行業利潤改善明顯。在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帶動下,6月份,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印刷制藥日化及日用品生產專用設備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業利潤快速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2.1%、10.5%、9.5%。
電子、家電、廚衛等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6月份,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計算機整機制造、家用空氣調節器制造、家用通風電器具制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160.0%、97.2%、21.0%、9.7%;行業鏈條相關的光電子器件制造、計算機零部件制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29.6%、16.9%。
民生銀行宏觀經濟研究團隊指出,展望下一階段,隨著擴內需和反內卷政策加力落地,預計工業企業利潤修復態勢將持續鞏固。一方面,擴內需政策有望推動終端需求回升,緩解價格下行壓力,為利潤率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另一方面,反內卷政策通過規范市場競爭秩序,遏制行業非理性價格戰,有望促進盈利結構優化。加之應收賬款回收效率提升帶來的資金流動改善,工業企業利潤或將逐步擺脫負增長,向實質性修復邁進。
銀河證券宏觀經濟團隊指出,6月工業企業利潤反映了結構性修復信號:在外部環境改善和內部政策加力的背景下,部分行業企業利潤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