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4 20:40:11
來源:騰訊網
引言:恒生指數2月跌9.41%,直接導致港股汽車業上市公司僅剩兩只個股實現上漲。
(資料圖)
3月初,不僅是各家汽車業上市公司公布過去一個月交付成績的時候,也是回看過往一個月大家在資本市場上勝敗起伏的節點。出人意料的是,2月汽車股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與終端銷售市場所取得的成績截然相反。
更重要的是,受港股與美股表現乏力的影響,汽車股2月告別了開年首月的“開門紅”,由漲轉跌,之前逐漸回筑的整體市值,也轉變為持續下滑的趨勢。
1)恒生指數4連跌,汽車股受創
與1月時穩步增長的表現截然相反,2月三大股指承壓前行。4周內僅深證成指漲跌參半,上證指數前三周持續下跌,并且跌幅逐步擴大,僅在2月最后一周實現回暖,恒生指數則是創下連續4周持續下跌的表現,2月全月下跌9.41%,對汽車股的走勢帶來了較大影響。
這具體表現在港股汽車股成分較高的乘用車和經銷商板塊當中。疊加上證指數同期漲幅收縮至0.74%,深證成指同樣由漲轉跌,2月下跌1.81%,最終導致汽車經銷商集團和乘用車板塊平均股價分別下跌8.75%、7.67%,成為汽車股2月表現最差的兩大板塊。
平均股價跌幅排名第三的是新能源與智能化板塊,單月下跌5.99%,雖然平均股價跌幅不是最慘的,但整體市值下滑卻是最嚴重的,2月該板塊市值下滑3267.9億元,創下同期汽車股五大板塊之最。
市值部分,汽車股在整個2月整體持續下滑。從周度表現來看,汽車股在2023年第6周跌破6萬億大關,第8周收盤時守住了6.5萬億關口。其中,乘用車、新能源與智能化、經銷商板塊市值收縮相對嚴重,商用車板塊仍保持市值回升趨勢。
從月度表現來看,汽車股2月平均股價下跌4.65%,整體市值下降6356.94億元。
2)2月汽車股排名再次洗牌
同樣受港股表現乏力影響,2月汽車股排名被重新打亂、再次洗牌。
首先,與1月表現截然相反,在《汽車K線》統計在冊的82只汽車股中,1月時共有多達75只實現上漲,而時間到了2月,上漲的僅有26只,其中港股上漲的僅剩2只。
此外,曾經登上1月汽車股漲跌榜紅綠榜的9只汽車股,也在2月有了全新的排名,有的甚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天齊鋰業港股,其曾在1月漲跌榜中位居總榜第2名,而在2月,其股價下跌22.87%,排名跌至總榜第80名,排在倒數第2。與此同時,1月排名總榜第10的贛鋒鋰業港股,其股價在2月下跌23.28%,排名墊底。
蔚來雙股同樣沒能拿出讓人滿意的表現,其港股股價月度下跌21.7%,排名2月總榜倒數第4名,同時蔚來美股股價2月表現更糟,下跌22.2%,排名倒數第3。3月1日,蔚來公布了2月新車交付量及2022年財報。不及預期的業績表現,讓蔚來雙股在隨后一個交易日遭受了不小的打擊,其港股股價下跌13.17%,并創下歷史最低的68.7港元/股。同時其美股股價下跌5.96%,創下2022年10月24日以來最低的8.83美元/股。
正像開篇所述,在3月1日公布2月新車交付量的新勢力陣營中,實現同比上漲的卻在同期月度漲跌榜中出現下跌,反而同比交付量下跌的零跑汽車,卻在2月股價上漲4.5%,位列總榜第10名。
此外,2月登上漲跌榜紅榜的5只個股也都普遍在1月漲跌榜中排名靠后,其中,漢馬科技憑借28.53%的漲幅傲視群雄。排在第2名的是同樣來自商用車板塊的宇通客車,2月股價上漲20.36%。值得一提的是,它們也是2月汽車股當中,唯二漲幅超過20%的個股。
3月的首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恒生指數繼續承壓,二者曾在當日一度分別跌破3300點和20000點關口后迅速回升。大盤不斷出現新的波動,為汽車股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接下來,隨著越來越多汽車業上市公司發布上年經營業績,汽車股能否迎來新的回暖?我們下個月見。
關鍵詞: 港股表現乏力 2月汽車股由漲轉跌|汽車股漲跌月榜 恒生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