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房賣車創業,他要去IPO敲鐘了 天天新要聞

2023-02-14 20:30:48

來源:騰訊網

當年在春晚跳舞的機器人,要IPO了。


【資料圖】

來源/?天天IPO(ID:pedailyIPO)

作者/?張繼文

圖片/ 視覺中國

又一個明星獨角獸要去IPO了。

據投資界-天天IPO獲悉,本周,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優必選)正式提交赴港上市申請。如果順利,優必選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根據近兩年股份認購協議,優必選估值達到了300億元。

成立至今,優必選留給外界最深刻的印象,莫過于以機器人舞蹈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此外創始人周劍當年賣房賣車的創業經歷,也一度為創投圈津津樂道。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優必選共售出50萬臺機器人,2021年營收8億出頭。期間,優必選曾在VC/PE圈炙手可熱,但最近幾年機器人的賽道火爆時,優必選卻一直沒有最新的融資消息。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優必選的經歷揭露了國產機器人行業殘酷一面:如果商業化無法落地,看似再酷炫、再科幻的機器人也無法賺到錢。用一位機器人創業者的話來說,行業幾乎都未實現盈利。一旦投資機構不輸血,裁員倒閉的一幕就迅速在機器人創業公司上演了。

創業最艱難時賣房賣車

登上春晚一炮而紅

這是一個上海人在深圳創業的故事。

周劍出生于上海,從小就喜歡變形金剛這類玩具,因而埋下了研發人形機器人的種子。在南京林業大學讀書期間,周劍拿到首屆德國邁克威力最高獎學金,后前往德國留學。回國后,他曾擔任德國上市機械公司邁克威力集團亞太地區經理,以及優鎧(上海)機械有限公司董事,曾參與過機器人與機械設備行業市場和銷售工作。后來,周劍離職創業,事業起起伏伏。

2008年,周劍在一場日本展會上看到了小巧靈動的人形機器人,售價高達幾萬人民幣。當時,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研發出一款普通家庭能買得起、用得上的人形智能機器人。回到國內,周劍就帶著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著手研發面對C端消費者的人形機器人。干了4年,周劍選擇在硬件產業鏈完善的深圳,創辦了優必選。

創立之初,周劍和團隊度過了一個極為艱難的時期。用周劍的話來說,他們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在“黑暗的無人區”里摸索。彼時,國內機器人產業環境遠不如現在繁榮,機器人必不可少的“伺服驅動器”即機器人的“關節”只能韓國、日本、瑞士可以生產,國內市場幾乎一片空白。

為此,周劍選擇自主研發的道路,帶著團隊攻克伺服驅動器的技術難題。資金不足的時候,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投入到研發中。周劍曾在深圳晚報的采訪中回憶,最窘迫的時候,他需要借錢給員工發工資,哪怕是為辦公室買一桶瓶裝水都要精打細算。

近乎無盡的資金投入十分可怕。據媒體報道,在最初的2000萬元資金消耗完后,周劍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后,周劍將香港、上海工廠的股份變賣,還將深圳購置的兩套各上千萬豪宅及保時捷、寶馬賣掉來籌措資金。

直到轉機出現。2014年,優必選開發并生產了首款小型人形機器人Alpha機器人。兩年后,幾百臺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一舉登上央視春晚廣東分會場的舞臺,引發轟動。此后,優必選的機器人也成了央視舞臺的???,還多次登上元旦晚會、元宵晚會、新春相聲大會等全國性大型舞臺。

▌圖源:優必選官網

至此,優必選聲名大噪,同時也開始了商業探索。2017年,優必選將教育智能機器人分部的產品及解決方案進行商業化。緊接著,優必選又布局了包括高性能伺服驅動器、機械傳動、運動規劃與控制、計算機視覺與感知、智能語音交互、SLAM與導航、人機交互和手眼協調等核心技術,還推出了機器人操作系統應用框架ROSA。

在此基礎上,公司還推出了商用服務機器人和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等一系列產品,同時提供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養,智慧防疫、商用服務、智慧巡檢等行業解決方案。

周劍曾總結,“我們幾乎把蘋果+富士康的產業鏈全干了,每天都在不斷突破。之前積累的技術、產品、品牌,就像一個球,體積越來越大,滾得越來越快,動能是持續加速的。”就這樣,從國產機器人莽荒時代走來,周劍帶著優必選跌跌撞撞終于走到了IPO大門前。

50萬臺機器人撐起一個IPO

不到三年虧24億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優必選一度被調侃為“只會表演的機器人”。這次如何撐起一個IPO?

招股書顯示,優必選的創立初衷是讓機器人走入千家萬戶為家庭提供服務,但機器人行業尚不成熟,這個愿望尚不能實現。于是,優必選基于人形機器人的技術,已經形成了企業級和消費級機器人兩大體系,提供了面向企業的教育、物流、其他行業定制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截至2022年9月30日,優必選科技已服務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1000家企業客戶,共售出50萬臺機器人。

其中,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是其主要營收來源。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主要包含真人尺寸機器人 " 偃師 "、小型機器人 " 悟空 " 以及基于 Kit 工具套件的搭建機器人及教育積木。優必選還為教育行業定制了智能機器人硬件、軟件和 RaaS 服務,以及人工智能教程教材、機器人教學包、多媒體設備、編程軟件等相關硬件。

根據招股書,在 2020 財年,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創造營收 6.12 億元,占到了總營收的 82.7%。到 2022 財年前九個月,這一比例雖然有所減少,但仍然占到了 67.7%。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 2021 年收入計算,優必選是中國第一大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

而優必選后續推出的物流智能機器人、康養類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并未有太突出的業績表現。以物流智能機器人為例,2020財年到2022前九個月,該業務線占總收入的比例為1.7%、23.3%、10.4%、9.6%,整體波動較大且營收貢獻較小。

優必選也意識到了這個風險,在招股書中提及:如未能吸引更多客戶及擴展到其他行業領域,則可能對其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同時,由于優必選機器人產品通常無需頻繁更換,教育機構未必會于短期內復購其產品及解決方案。

只是之中,優必選面臨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虧損。招股書顯示,2020財年至2022財年前三季度,優必選分別錄得7.4億元、8.17億元、5.29億元的營收。優必選的凈虧損分別為7.07億元、9.18億元、7.78億元,這意味著,不到三年的時間,優必選已經累計產生了超過24億元的凈虧損。

機器人企業極為燒錢,優必選把大量資金都投入了研發。招股書顯示,2020財年至2022財年前三季度,優必選的研發開支分別為4.29億元、5.17 億元及3.25億元,該支出分別占同年/期總收入的約57.9%、63.3%、68.6%及61.4%。

須知道,人形機器人是一個相當高技術、高投入的綜合性領域。就像人體具有骨骼、肌肉、大腦和神經等多個系統,人形機器人也需要伺服控制、人工智能、運動規劃控制等多門技術。這些特征也決定了人形機器人較高的準入門檻:一方面具有密集的技術要求,另一方面研發費用及生產成本高昂。

為此,優必選在招募人才花費不少心思。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一支由736名研發人員組成的團隊。舍得投入的優必選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目前,優必選的全棧式技術擁有逾1500項機器人及 AI 相關專利,其中逾300項為海外專利。

目前,優必選成為了全球少數能夠生產出人形機器人的公司之一,讓我國在這一前沿技術領域的發展中占據了先發優勢。而且,作為目前全球公開可知的唯一量產交付的人形機器人,Walker已經出口到沙特未來之城,也被視為人形機器人走上商業化的開端。

放眼全球,優必選的困境也同樣在日本阿西莫、波士頓動力Atlas以及特斯拉擎天柱等全球明星機器人身上上演。此次沖刺IPO,極具標志性意味。

VC/PE云集,騰訊也投了

估值300億元

機器人顯然是一條艱難的賽道。如果沒有身后一眾投資方支持,優必選大概活不到現在。

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自成立至今,優必選已至少完成9輪融資,其中不乏正軒投資、啟明創投、鼎暉投資、珠海科創投、華發集團、華金資本、松禾資本等知名VC/PE,還有騰訊投資、科大訊飛、居然之家等一眾產業投資方的身影。

其中,作為早期投資人之一,正軒投資曾在優必選最艱難的時候施以援手。正軒投資由比亞迪天使投資人之一夏佐全創立,2013年,正軒投資和另一家投資機構以3600萬元的估值向優必選投資800萬元。半年后,優必選再度遇到資金緊張,夏佐全個人借款600萬元幫公司渡過難關。

2014年的年底,夏佐全以個人征信的方式為優必選提供1000萬元資金用于企業運營,并告訴創始人:“你按照有利于公司長遠發展的方式去做,沒錢的話我可以借給你。”

到了2015年,優必選進入融資快車道,相繼獲得了知名投資機構啟明創投以及上市公司科大訊飛的注資;2016年,優必選完成了B輪融資,鼎暉投資等成為股東;2017年,優必選新一輪融資,又引入了7家投資方。

最轟動一輪融資是在2018年,優必選官宣了8.2億美元的C輪融資,由騰訊領投,工商銀行、海爾、民生證券、澳洲電信(Telstra)、居然之家、泰國正大集團、民生銀行、宜信集團、中廣核、鐵投集團、松禾資本等跟投,鼎暉資本追加投資。這輪融資后,優必選估值50億美元,此舉刷新AI領域單輪融資紀錄。

隨后幾年,優必選融資動作不斷,投資方出現不少國資機構的身影,包括杭州市余杭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成員的杭州優知、湖州市南潯區政府引導基金、安慶市財政局下屬的安慶市同安產業招商投資基金、廈門市思明區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柳州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濮陽金控等多個國資平臺。

期間,優必選也謀求上市。2019年,優必選與中金公司簽訂上市輔導協議,后因發展戰略調整,終止上市輔導;2021年2月,優必選在深圳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由民生證券為其進行單獨輔導工作,但也不了了之。

直至此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優必選才重新啟動上市之旅。IPO前,騰訊控股持有優必選科技6.48%的股份,為第一大機構股東;夏佐全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堅定持有,至今仍是公司主要股東及董事之一,持股5.78%,也是創始人以外的第一大個人股東。

而周劍直接持有股份26.15%,另外通過深圳三次元的普通合伙人間接控制公司股本約3.67%,合計持有29.82%。根據招股書,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優必選總資本約3.96億股。另根據近兩年股份認購協議,投資者均以每股78.88元的價格進行了相關普通股認購。按此計算,優必選整體估值超300億元。

“全行業幾乎都未實現盈利”

有人融資,有人裁員

隨著優必選沖刺IPO,大家得以看見到國產機器人賽道的真實情況。

過去幾年時間里,機器人行業絕對是VC/PE關注的熱門賽道之一。我們先從幾個大額融資,一窺行業的火熱程度。

2022年6月, 海柔創新(HAI ROBOTICS)宣布獲得過億美金的 D+輪融資。領投方為今日資本,跟投方包括某頂級美元基金,和五源資本、源碼資本、紅杉資本、零一創投等老股東;同月,梅卡曼德宣布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某一線美元基金、Coatue、IDG投資。

隨后,協作機器人廠商節卡機器人宣布,獲得折合人民幣約10億元D輪融資。由淡馬錫、淡明(True Light)、軟銀愿景基金二期以及沙特阿美旗下多元化風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聯合領投,戰略投資機構跟投。此輪融資完成后,節卡機器人成為協作機器人領域融資輪次最多且融資規模最大的企業。

此外,還有斯坦德機器人、宇樹科技、傅利葉智能、珞石機器人、仙工智能、洛必德、珞石機器人、法奧機器人、思靈機器人、大族機器人、鎂伽機器人.....一筆筆融資誕生,令人目不暇接。

當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融資火爆,人形機器人市場也熱鬧非凡。2022年8月,小米推出人形機器人鐵大(CyrberOne);10月,特斯拉2022 AI Day于加州帕羅奧圖舉行,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現身。

為何VC/PE熱情高漲?一級市場盛行一個這樣的觀點:機器人是硬科技的細分賽道之一,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認為,這是一個將在未來成為“剛需”的市場。隨著智能制造轉型的加速到來,人口紅利消失,以及2020年疫情的催化,讓更多機器人取代人工成為必然選擇。

廣闊的市場前景,自然是打動投資人的流量密碼。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到 2026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80 億美元,占全球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產業市場規模的 11.8%。由此推算,全球智能服務機器人市場規??蛇_到600多億美元。

但在機器人真正商業化之前,這一切都只是虛無縹緲的數字。眾所周知,機器人行業極其燒錢,投資人只是口袋稍稍一緊,有的創業者就撐不住了。去年7月,普渡科技掌門人張濤寫了一封內部信提到:“為了活著,我們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對公司業務和團隊進行一次瘦身?!?/p>

同時,張濤直言不諱地說出了行業現狀——全行業幾乎都未實現盈利;靠經營主業賺錢,是商業的本質,因此從商業本質的角度講,截至目前整個商用機器人行業都還未達及格線。

與此同時,北京一家服務機器人公司在燒完上億元資金之后,多條業務線裁員過半,甚至出現緩發工資的現象。2022年,該公司創始人幾乎沒怎么回北京辦公室,帶著團隊全國跑市場、談商用落地。

正如某知名VC機構合伙人曾委婉提醒,“機器人行業在市場需求與現有技術之間,仍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币廊皇悄莻€樸素的道理:只有滿足市場真實需求的機器人才是被需要的。國產機器人還是一段漫長的征程。

↓↓↓關注視頻號↓↓↓

END

作者:張繼文

來源:天天IPO(ID:pedailyIPO)

版權說明: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原創平臺所有。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

關鍵詞: 賣房賣車創業 他要去IPO敲鐘了 服務機器人 智能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