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9 21:30:50
來源:騰訊網
隨著2022年11月以來,美元指數開始回落,人民幣開啟升值走勢,且國內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房地產行業融資政策改善等一系列利好刺激下,A股開始了反彈修復行情。截至2023年1月17日,上證50反彈最多,底部反彈超20%,進入技術性牛市。
2023年開年以來,在北向資金一路“買買買”的推動下,A股各大指數加速上攻,均創階段性新高,其中上證指數一度突破年線,而上證50則是站上年線。
(資料圖片)
面臨春節假期,北向資金“勢如破竹”,截至1月17日,2023年以來北向凈買入已經近900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而內資已經進入“過節”模式,但隨著指數一路上攻,不少輕倉的投資者有了“踏空”的感覺,重倉的投資者也有考慮要不要逢高“下車”。
面臨春節長假和北向資金當前的“掃貨”模式,很多投資者對持幣過節還是持股過節,頗有疑惑,為此,私募排排網在私募基金圈中展開了相關調查。
超6成私募支持重倉或滿倉過節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私募中,64%的私募選擇重倉或滿倉過節,認為A股中級行情已經展開,節后A股大概率繼續震蕩上行;27%的私募選擇中等倉位過節,認為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值得看好,但需適當關注防守;9%的私募選擇清倉或持幣過節,認為市場進一步上行空間有限,且長假期間外圍市場波動仍有較多不確定性。
節后私募最看好成長性板塊
談及節后看好哪些板塊的投資機會?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41%的私募看好新能源、泛科技在內的偏成長主線;32%的私募看好大消費、醫藥等后疫情時代修復板塊;16%的私募認為市場各板塊、各風格、各個主線將逐步輪動,整體機會相對均衡;11%的私募看好金融、地產、周期等低估值板塊。
7成私募看好2023年行情
展望2023年全年A股市場表現,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70%私募對2023年行情持樂觀態度,包括14%的私募持季度樂觀態度,認為全年市場有望大幅上漲,不排除指數走牛的可能,56%的私募對2023年行情持相對樂觀態度,認為雖然指數漲幅相對有限,但全年市場整體將震蕩走強;23%的私募持中性態度,認為指數表現仍需邊走邊看,重點聚焦市場結構性機會;7%的私募持偏謹慎觀點,認為內外部不確定性因素、風險因素較多,全年市場可能先揚后抑。
鉅融資產:今年有望復刻2019年,看好大消費、醫藥等疫后修復板塊
鉅融資產投資總監王雷認為,當前宏觀經濟基本面改善趨勢不變,全國疫情峰值已過,春節后預計服務業將持續恢復,就業市場活躍;同時在地產“三支箭”政策下,地產開工也將顯著恢復。在股市估值低位,經濟持續向好背景下,傾向于重倉持股過節。
基本面上,2023年消費將迎來確定性反彈,此前受到抑制的出行類、社交類需求將顯著釋放,此外隨著經濟的企穩向好,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均有望逐步增強。政策面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亦把消費放在首位。王雷判斷節后需求改善節奏或加速確認,基本面拐點和政策導向有望持續共振。隨著各地疫情達峰速度、出行恢復速度陸續超預期,目前大消費、醫藥等疫后修復板塊估值已有所提升,但仍處于歷史低位。
23Q2開始疫后修復板塊面臨低基數,在清明、五一雙節的假日旺季催化下,業績修復預期將進一步兌現,王雷認為23Q1仍是疫后修復板塊較好的投資窗口。
王雷認為,2023年服務業重啟后將顯著拉動GDP增長,預計全年GDP將接近6%的水平,大盤盈利將持續改善,預計在10%左右。同時,若大盤估值修復到歷史中樞水平,在寬松的流動性環境配合下,股市漲幅有望超過30%,復刻2019年的牛市行情。
黑崎資本陳興文:2023年或迎政策、貨幣“兩馬并行”的“水牛市”
黑崎資本創始合伙人陳興文認為,A股經歷了2022年在3000-3300點反復打磨后,個股泡沫被充分擠壓干凈,底部構造非常扎實,順應今年經濟強復蘇的預期,A股具備了一切上行的啟動基礎。從外部看,美國近期加息暫時告一段落,資本流出得到有效緩解;從內部看,順應經濟強復蘇預期,國內貨幣量化寬松正在穩步進行,持續深化改革開放、陸港互聯互通擴容,將近一步拉動人民幣持續升值,人民幣成為“國際避風港”的屬性日漸陡增,外資“BUY CHINA”的中國熱將持續升溫。
陳興文認為,2023年A股將是一個政策、貨幣“兩馬并行”的“水牛市”,指數將呈現重心上移的震蕩向上趨勢,順應著經濟的強復蘇預期與政策利好的持續釋放,全年市場將跑出震蕩向上的結構性整體上揚修復性行情。
在具體板塊選擇上,黑崎資本的陳興文認為應堅持高配強復蘇行情下處于上行結構性修復的成長賽道,新能源板塊有望迎來強勢回歸。國內的新能源車與儲能電池將不斷迭代出世界級的產品,這一塊仍是黑崎資本布局的重點。
與此同時,黑崎資本將布局消費強復蘇下的互聯網平臺經濟龍頭股,因為他們是消費高效復蘇的“核心推動器”。各大平臺經濟的強勢政策利好提振與重啟將迎來新一輪的持續估值上行修復行情。
明世伙伴基金:有望迎來結構性的復蘇牛
明世伙伴基金認為,今年的市場仍是以結構性特征為主。今年很多因素都發生了方向性變化,因此對今年的市場充滿期待,保守來看今年的市場應該會是結構性的復蘇牛。
板塊方向上,今年主要看好醫藥、廣義安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車)、高端制造等五個領域。醫藥行業整體來看,我們認為當前階段是歷史大底部,有望在今年迎來雙擊的機會。醫藥是黃金賽道,經過兩年的調整,因為集采政策導致殺估值、殺業績,被打得很低。但是大浪淘沙之后,涌現出很多很好的公司,最典型的是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
廣義安全方向的核心有三個:計算機、軍工、半導體。計算機方向有望迎來基本面和事件驅動的雙擊。軍工方向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貫穿,細分黑科技方向有業績也有增長,在軍民融合的背景下有不少市場空間拓展的機會和標的,具備估值吸引力,如機載彈載等相關方向。半導體方向則需要綜合其全球需求周期性、國內擴產需求周期性以及國產替代率的成長性綜合考量。
廣義新能源主要是以光、風、儲、氫為代表的能源體系,這也是過去兩年機構重倉的方向,從2到3年的維度,更看好鈣鈦礦、異質結降本這種較新的技術方向。海風在2到3年內,有一定方向和空間。在整個新能源汽車里,智能化的方向是值得關注的細分方向,這塊剛開始起步,遠未到行業兌現和結束的時候,會產生很多值得挖掘的標的。整車帶有制造業屬性,另一方面它又屬于消費品。對于消費品的內卷,活下來的公司會有一波很好的機會。
高端制造或新型制造,特別是以專精特新和以科創板688為代表的方向,有很多小而美的公司,一方面在競爭格局上,這些公司有“獨門絕技”,格局好、有稀缺性;另一方面,因為國產替代、產業升級等原因下游細分市場有不錯的增速。從細分方向上看,例如服務機器人、元宇宙、衛星互聯網、泛國產替代、新設備、新材料等,我們都將自下而上去挖掘投資機會。
中歐瑞博:看好四大方向
百億私募中歐瑞博認為,A股目前處于中級別上行過程中,雖然經濟基本面的改善可能還需要時間,但市場底大概率已經出現。目前政策的力度并未取向強刺激,上漲幅度或相對有限,后續仍需要跟蹤政策的力度,若有超預期政策則可看高一線。因此在此期間可以通過精選個股來獲得alpha收益。
機會主要存在于如下幾方面:高股息低估值領域,周期反轉領域,疫情反轉領域,政策反轉領域。
卓鑄投資:全年上漲幅度或有限,看好金融和大消費
卓鑄投資認為,站在當下時點,A股市場仍正處于景氣反轉周期的萌芽階段。雖然近期市場經歷了明顯的反彈行情,但回顧滬深300指數的歷史PE,當前11.9倍的動態PE估值仍然位于罕見的極端低估區間。從資金角度看,近期的市場反彈行情明顯由外資推動,海外資金的投資視角更偏向于中長期,在海外投資者重拾做多中國經濟信心的背景下,春節后的反彈行情仍將持續。
全年市場整體預計震蕩走強,目前外資定價權短期得到提升,推動權重股為主的藍籌公司持續上漲,但其邊際影響勢必逐漸遞減。全年市場雖有走強可能,但在缺乏增量資金的背景下,指數上漲幅度相對有限,遠期指數上漲空間仍取決于經濟復蘇進程。
具體板塊選擇上,卓鑄投資看好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板塊,以及大消費等板塊。卓鑄投資認為在地產融資環境改善的背景下,過去壓制銀行估值的資產質量惡化風險將有望逐步緩解。同時,在政策推動下,企業投資及居民消費行為的回暖將促使銀行業信貸規模增速逐步改善。銀行也是外資一貫較為青睞的板塊,在海外資金的推動下,疊加行業整體估值優勢,銀行板塊的上漲將會貫穿全年。大消費中的白色家電、免稅、白酒等行業也是外資青睞的板塊,也將在節后繼續受益于經濟復蘇預期具備上漲可能性。
鴻風資產黃易:節后風格或偏向成長板塊
鴻風資產投資總監黃易認為,A股經歷了近20個月的震蕩調整,目前具有估值和流動性雙重優勢,市場估值與情緒都處于歷史極低水平,風險溢價處于相對高位。隨著“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增長周期繼續上行,未來一年國內股票市場機會大于風險。如果后續疫情影響顯著減小或海外通脹改善、加息結束,國內A股可能在全球各大類資產中明顯占優,迎來上升行情。
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情況,對A股都較為有利。國內疫情管控放開后的第一波疫情已達峰,目前疫情趨于平穩,疫情對經濟的干擾將快速減弱,預計春節后將看到消費復蘇、經濟復蘇場景。海外,美聯儲加息趨于尾聲,近期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促使北上資金持續買入人民幣資產。
預計春節后A股大概率繼續震蕩上行。一月份市場處于風格切換的時間窗口,市場在去年底呈現較明顯的低估值價值風格,進入一月份之后市場風格趨于均衡。預計春節后市場風格將轉向偏成長風格。主要原因是金融地產、消費等板塊前期交易的是復蘇預期,股價經過大幅上漲后已包含較大的復蘇預期,后期將進入驗證期。而新能源行業在春節后將再次進入景氣旺季,科技類行業在春節后也將陸續看到產業支持政策出臺。
順時投資易小斌:A股將震蕩上行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認為,經歷了2022年的大幅調整后,兔年的市場肯定機會多多,無論是估值、流動性,還是風險偏好和政策支持力度,都將支持市場的震蕩上行,但由于處于經濟復蘇的初期,行情會表現得猶豫一些,指數的上漲幅度就會受到限制了。
春節期間以持股過節為主,這主要是基于對未來市場繼續向好的預期,但考慮到節前已經出現拉升,為適當防守避免短期的回調,不建議滿倉運作。首先,制約經濟復蘇的關鍵因素已經得到根本性的好轉,但路徑和力度并不清晰,需要時間來驗證;其次,市場呈現出結構性的機會,蹺蹺板的效應還會繼續,適當保留部分資金以應對市場的變化;第三,隨著估值的不斷修復,許多上市公司能持續上行需要實實在在的業績支撐。
配置方向上,順時投資易小斌認為2023年各個板塊都有機會,但更多的會體現在科技創新、產品迭代和行業細分上,曾經的貝塔行情可能難以出現,在配置上要求會更加均衡一些。
優美利投資賀金龍:結構性輪動行情可能性較大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認為,2023全年各大板塊結構型行情的輪動表現可期,而拉長至全年來看,2022年月底信貸數據顯示A股全市場全年盈利明顯回升的能見度不高,而2023年國內GDP增速有望達5.5%以上,后續需跟進未來業績報披露行情和宏觀數據是否有積極表現來持續提振市場信心,從而釋放出市場量能,為股市持續上漲提供流動性支撐。
去年年末起,市場行情表現出較強的行業輪動特色,并且具備蹺蹺板行情,在市場沒有非常明顯增量的行情下,存量博弈的可能性為結構型行情的表現注入更大可能。
隨著利空因素出現拐點,按照歷史表現春節前后成長板塊往往表現占優,而經過兩年回調的一些低估值行業配置性價比凸顯,市場提升β收益空間也是為穩增長政策下結構性輪動行情提供更大可能性。
明澤投資郗朋:節前需適當防守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郗朋認為,近期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出入境政策調整釋放積極信號,提升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2023年我國GDP增長的預期上調;微觀和中觀數據方面顯示:過去被壓抑的消費需求激增,去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跌勢企穩,房地產市場回暖;各地的出行活動恢復,國際交流互動的恢復使得壓制去年股市表現因素之一的地緣政治緊張關系得以緩解,風險溢價得以下降,2023年企業盈利預測逐漸上調,市場人氣升溫,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值得看好。
但春節前仍需適當關注防守,風險因素在于后續與新冠病毒的斗爭可能的曲折,病毒蔓延可能仍會影響局部生產和供應鏈一段時間,經濟全面恢復會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全球范圍來看,中國經濟有望率先進入復蘇周期。但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的預期下調,后續來自發達經濟體的需求的不確定性或使得出口面臨一定的變數。
有用就收藏、點贊、分享一鍵三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