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科技IPO:產品價格與研發支出雙下滑 經銷商異常被問詢_環球觀熱點

2023-01-19 10:48:25

來源:騰訊網

西山科技報告期內主營業務產品不斷降價,且研發投入逐漸減少。另外,西山科技銷售模式以經銷模式為主,經銷商的異常情形引發監管層關注。

2022年12月6日,重慶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山科技)在上交所科創板上會通過,由東方證券作為保薦機構。

據悉,此次IPO西山科技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325.04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25%。預計募集資金為6.63億元,其中2.93億元用于手術動力系統產業化項目、1.84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4616.4萬元用于信息化建設項目、8047.6萬元用于營銷服務網絡升級項目以及6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圖片)

查詢招股書發現,西山科技報告期內主營業務產品不斷降價,且研發投入逐漸減少。另外,西山科技銷售模式以經銷模式為主,經銷商的異常情形引發監管層關注。針對上述問題,發現網向西山科技公開郵箱發送采訪函請求釋疑,但截止發稿前,公司并未給出合理解釋。

核心產品價格、研發投入雙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西山科技成立于1999年,主要從事于手術動力裝置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手術動力裝置整機、耗材及配件等,目前產品主要應用于神經外科、耳鼻喉科、骨科、乳腺外科等多個臨床科室。

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1-9月,西山科技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0.82億元、1.27億元、2.09億元和1.64億元,后三年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4.4%、63.97%和25.94%;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4億元、0.14億元、0.61億元和0.43億元,后三年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26.18%、332.89%和25.89%。

圖源:Wind(西山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西山科技的主要盈利來源為手術動力裝置業務,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該業務的銷售收入為7530.24萬元、1.25億元、2.04億元和1.1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49%、98.37%、97.83%和98.40%。

其中,手術動力裝置業務主要產品包括整機、耗材以及配件,報告期內整機的銷售收入占比為48.46%、48.09%、34.28%和23.75%,整體呈大幅下降趨勢;耗材的銷售收入占比為31.82%、43.02%、56.16%和67.76%,整體呈大幅上升趨勢;而配件的占比不超過10%,占比較小。

圖源:招股書(西山科技)

需要注意的是,報告期內西山科技的主要產品銷售價格卻呈下滑趨勢。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手術動力裝置整機的銷售單價為8.45萬元/件、5.75萬元/件、4.95萬元/件和4.68萬元/件,下滑幅度較大;而手術動力裝置耗材的價格為485.15元/件、504.33元/件、546.41元/件和501.52元/件,價格先升后降,存在一定的波動。

圖源:招股書(西山科技)

對于手術動力裝置整機價格持續下降的情況,西山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整機屬于設備類產品,對于價格超過一定金額的設備產品,受終端醫院預算、流程審批等因素限制,終端醫院的采購流程及周期較長。報告期內公司推出基于重點區域、重點產品的價格優惠政策,有效縮短了采購流程,增加了醫院的采購意愿。

也就是說,為穩定和爭奪客戶,西山科技采取了低價策略,欲通過降價來開拓市場份額。業內人士表示,預計2025年國內手術動力裝置整機市場規模將達到5.86億元,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的關注。隨著新老公司相繼開拓手術動力裝置整機市場,未來該市場的競爭力將會進一步提高。若西山科技不能推出性能更先進、性價比更高的整機產品,繼續采用降價策略只會給公司的經營利潤帶來不利影響。

只是令人生憂的是,西山科技的研發支出水平并不樂觀。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其研發費用分別為3495.41萬元、1876.54萬元、2808.86萬元和1202.01萬元,研發費用不升反降。

在同行可比公司研發費用均值不斷上升,趕超西山科技的情況下,西山科技的研發費用率卻一路下滑,分別為42.37%、14.73%、13.45%和10.77%。對于技術密集型企業來講,充足的研發投入是企業良好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提高企業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的基石。

圖源:招股書(西山科技)

經銷商異常情況被監管層問詢

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西山科技經銷模式的銷售收入為8120.37萬元、1.26億元、2.06億元和1.1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66%、99.34%、98.49%和98.76%??梢?,西山科技偏依賴于經銷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西山科技的經銷模式包括經銷商買斷模式和委托代銷模式,其中買斷模式的銷售占比在2019年還是89.53%,而2022年上半年已達100%。

圖源:招股書(西山科技)

然而,西山科技經銷模式下,存在許多疑惑之處。招股書顯示,西山科技的前十大經銷商均存在期末庫存。對此,西山科技在首輪問詢函中解釋稱,對于有明確預期的終端醫院需求,部分經銷商會對公司產品進行提前備貨。

但是,查詢招股書發現,西山科技的經銷商鄭州博創醫療、青島內德維德醫療、合肥壹太醫療、金華市正凱醫療以及上海載溪商貿等經銷商的庫存余額顯著高于備貨周期內預期用量,且對應的主要終端醫院并非報告期前十大終端客戶。

不僅如此,西山科技還存在不同經銷商對同一終端客戶的情形,比如鄭州博創醫療與河南博益源醫療對應同一終端南陽市中心醫院;重慶志渝醫療與廣東天穗貿易對應同一終端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更令人奇怪的是,經銷商金華市正凱醫療實際控制人熊惠敏和鄭州博創實際控制人姚振勇于2021年4月分別以28.50元/股、25.30元/股從西山科技實控人郭毅軍處受讓投資份額,從而間接持有西山科技2萬股和3萬股股份。但是在2022年5月,熊惠敏和姚振勇又以50元/股全部轉讓給郭毅軍。市場人士對此提出質疑,僅一年時間,西山科技實控人以高于當初將近兩倍的價格回收公司股權是否合理?

針對上述各種情況,上交所對西山科技下發了問詢函,要求公司具體說明報告期公司經銷商的終端銷售是否準確、經銷商基于終端醫院需求提前備貨的合理性,是否存在經銷商囤貨情形、不同經銷商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公司及其實控人與金華市正凱醫療和鄭州博創實控人是否存在相關利益關系等。

(記者羅雪峰 財經研究員騰會言)

關鍵詞: 西山科技IPO產品價格與研發支出雙下滑 經銷商異常被問詢 銷售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