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8 13:38:28
來源:騰訊網
2022年,馬斯克的日子不太好過,災難性的高通脹抑制了汽車消費,逼得特斯拉連連降價以提振銷量。分心治理推特更讓投資者怨聲載道,特斯拉股價暴跌,除木頭姐之外的機構投資者悉數離場。
但馬斯克本人仍然信心十足。去年年底,他在一封內部信中鼓勵員工不要因股價波動而憂慮,長期來看,特斯拉會成為世界上最值錢的公司。只要特斯拉的出色業績能夠持續,投資者一定會認可公司的價值。
馬斯克有理由自信。去年,即使面臨高通脹、疫情擾亂供應鏈等一系列困境,特斯拉依然表現不俗:大力折扣促銷也讓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交付量創下新高,達到40.53萬輛;2022年全年,特斯拉交付了131萬輛車,同比增長40%。今年底,市場期待已久的電動卡車Cybertruck也將正式上市。
(資料圖)
2023年,特斯拉能迎來超級大反彈嗎?
特斯拉股價暴跌是因為馬斯克嗎?
去年全年,特斯拉股價雪崩近70%。對比2021年底高點蒸發9000億美元,幾乎是富時100總市值的一半。
有人把下跌歸因于馬斯克不負責任地拋售股票、跑去運營推特。但如果把多家車企去年的股價走勢并置,不難發現,暴跌的不止特斯拉。特斯拉甚至都不是跌得最慘的。蔚來跌了60%,小鵬跌了70%,特斯拉勁敵、美國電動車企Rivian跌了80%。
這幾家車企的CEO可沒跑去收購推特。
不難發現,2022年惡劣的宏觀經濟環境,讓一眾車企迎來價值重估。2019-2021年的投機熱情退潮,泡沫破裂之后的殺估值,眾生平等——像去年年初的Peleton、Zoom和Carvana等網紅股一樣。
不過,過去幾年,特斯拉的業績增長穩健。華爾街的基本面預期幾乎與股價增長同步。
2020年初,賣方分析師普遍預計,2023年,特斯拉的每股收益將在1.8美元左右。當時,特斯拉的股價還只有28美元,全年市盈率約為16倍。
如今,分析師預期特斯拉2026年的每股收益將在8.8美元左右,而股價在110美元左右。所以,自2020年初以來,特斯拉的基本預期增長了5倍,股價增長了近4倍,成長相當理性。
2021年,當特斯拉股價攀上400美元高峰時,市場一片狂熱。但如今,泡沫已經被擠掉,特斯拉的市盈率回落到17倍。從表面上看,和2020年一樣“便宜”,尤其是考慮到華爾街對這家車企給出了相當樂觀的盈利增長預期:華爾街普遍認為特斯拉的收入能在2023年增長近40%;更樂觀的分析甚至認為特斯拉能取得50%的營收增長,而且能讓高增長持續多年。
特斯拉今天的股價貴不貴?答案取決于它能否把過去的業績增速保持下去。
如果特斯拉能夠保持盈利能力,且像多頭預期的那樣實現營收增長,那么空頭就錯了,就意味著特斯拉目前的股價水平是抄底的好時機。
相反,如果特斯拉的市場份額下降速度比市場預測的要快,且盈利能力面臨威脅(比如來自中國新勢力和歐美日傳統車企的競爭、新車型銷量不及預期等),那110美元的價格還沒跌到頭。
特斯拉不是蘋果,豐田也不是諾基亞
在過去的幾年里,特斯拉的擁躉們一直相信,汽車電動化轉型將是一場比手機智能化轉型更恢弘、影響更深遠的技術迭代浪潮。特斯拉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蘋果,豐田等傳統車企則是諾基亞。
還在賣老掉牙的燃油車的傳統車企,很快就會被特斯拉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但到2022年股市擠泡沫的時候,人們終于發現,特斯拉和別的車企差別并沒有那么大,豐田反而顯示出極強的韌性:在過去一年它的股價只跌了20%;并且坐擁700多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是特斯拉的四倍;日元貶值也推動了它的利潤大漲。
更重要的是,和許多其他許多燃油車時代的霸主一樣,豐田也在發力電動化轉型。雖然離特斯拉還有一段距離,但現在就斷言誰是蘋果,誰是諾基亞,還為時尚早——或許,這個比喻放在車企這兒根本不成立。
無論是股價、還是這場傳統車企和新能源誰將贏得未來的大比拼,最終的勝利將取決于基本面的角逐。而這場比賽,才剛剛開始。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