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20:40:08
來源:騰訊網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董靜怡 上海報道
【資料圖】
9月28日晚間,跨境電商公司子不語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華泰國際和農銀國際。這已經是子不語第三次遞表港交所。
此前,該公司在2021年6月30日和2022年3月7日兩次向港交所遞表,均因申請到期而“失效”,需要補充新一期的財務數據才可繼續IPO流程。
招股書顯示,公司已實現連續三年的穩步增長,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子不語的營收為23.47億元,年度利潤達2億元。
但在更新的2022上半年業績中,利潤出現下滑,招股書顯示,該公司在2022上半年利潤僅6130萬元,同比下降46.3%。
與此同時,子不語對亞馬遜平臺的依賴程度逐年加深,在2022上半年,該平臺收入占比已高達90.6%,存在依賴單一平臺的經營風險。
上半年利潤同比降近五成
子不語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商公司之一,著力于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進行服飾及鞋履產品銷售。招股書顯示,2019至2021年,收入從14.29億元增長至23.47億元,凈利潤從8110.9萬元增長至2.01億元。其中,服飾和鞋履產品是主要的收入來源,2019-2021年分別占據總收入額的98.2%、91.6%、97.5%。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1年的GMV計算,公司在中國跨境出口B2C電商服飾及鞋履市場的所有平臺賣家當中排名第三,于5965億元的市場中占據0.4%的市場份額。
然而2022上半年業績出現轉折。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子不語的營收為12.78億元,同比增長16.06%;利潤僅為6130萬元,去年同期達1.142億元,同比下降46.3%。
子不語對此解釋稱,2022年上半年美國通脹高企、利率不斷上升,對客戶的消費能力和購買習慣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消費更加保守,子不語通過亞馬遜平臺的銷售退貨率出現上升,進而導致他們的收入增長率放緩;其次,營銷及廣告費用、貨運及保險成本、雇員福利開支均出現增加,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是子不語最大的銷售市場。招股書顯示,2019至2021年,集團向美國銷售產生的收入分別約為8.4億元、13.1億元及20.1億元,分別占同年總收入的58.8%、69.0%及85.5%。到2022年前六個月,該部分占比已達到95.0%。
由此可見,美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對公司業績產生很大影響。該公司表示,因并無計劃減少營銷及廣告活動的投入,預計2022年余下時間內,美國通脹高企、利率上升可能持續影響經營業績的增長率。
集團計劃,通過結合第三方電商平臺及自營網站進行銷售,積極開拓東南亞及歐洲市場,逐漸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依賴第三方平臺
目前,子不語已在亞馬遜、Wish、eBay及全球速賣通等主要第三方電商平臺建立銷售渠道。2019年至2021年,子不語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分別占總收入的91.9%、79.3%和87.4%,2022年上半年,這一比例更是增長至94.0%。
從其銷售及分銷開支中也可以看出,2019至2021年及2022上半年,子不語光向第三方電商平臺支付的傭金費用和服務費就占到總額的30.9%、26.8%、31.7%和32.8%。
不僅如此,2022上半年,亞馬遜已成為子不語的主要銷售平臺,收入占比已高達90.6%,另一平臺Wish則降至1.7%。在此之前,亞馬遜與Wish均為子不語的主要銷售渠道,由于戰略重心的改變,來自Wish的收入逐年縮小,而亞馬遜則增長迅速,2021年,該公司來自亞馬遜產生的收入由2020年的6.15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16.72億元,同比增長172%。
子不語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通過亞馬遜及Wish進行的銷售將繼續占總收入的絕大部分。因此,公司的盈利能力、財務表現及財務狀況依賴于第三方電商平臺(尤其是亞馬遜和Wish)與公司之間持續穩固的業務關系,如果第三方電商平臺修改協議條款而使其對公司不利,產品的盈利能力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而目前,子不語嚴重依賴單一的電商平臺亞馬遜,也使得業務充滿隱患。據悉,第三方電商平臺通常可基于賣家運營及管理其賣家網店的方式等原因酌情暫停或甚至關停賣家的賬戶,并在一段時間內扣留銷售所得款項。
去年4月,在亞馬遜掀起的“封號潮”中,有11%的企業受損嚴重,絕大部分都是深圳的大賣家,目前這些企業大部分處于裁員、斷臂求生的階段。以頭部賣家有棵樹為例,公司約有340個站點被亞馬遜關停,約1.3億元資金被凍結。
《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文章《化解跨境電商渠道的“卡脖子”風險》中提到:“未來,中國企業應該減少對亞馬遜平臺的依賴程度。企業可以通過自建獨立站來優化提升服務能力。”
相較來看,目前子不語的自營網站收入占比仍未超過20%。
關鍵詞: 子不語三次沖擊港股IPO 單一平臺依賴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