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聞】2021年拿下奧馬電器后,李東生力再推通力科技IPO

2022-09-29 18:32:13

來源:騰訊網

記者|趙陽戈


(資料圖片)

來源:證監會網站

2022年9月22日,深市主板受理了由華泰聯合保薦的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力科技),和它一同獲得受理的還有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和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市場多注意了后兩者,卻沒發現通力科技,其實也有不俗的背景。

李東生控制77%表決權

通力科技成立于2000年1月26日,2021年11月12日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從事聲學產品和智能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及銷售的ODM平臺型企業,服務于全球知名的消費電子品牌企業、互聯網頭部企業,如哈曼、索尼、三星、Jabra、OPPO、阿里、谷歌、亞馬遜、安克創新、字節跳動、聯想等。公司產品主要包括音箱產品、可穿戴設備、AIoT產品和精密組件及附件等。公司擁有超1500人的研發團隊。

根據中國電子音響協會數據,通力科技2021年藍牙音箱出貨量為826萬臺,占全球市場份額為14.7%;Soundbar出貨量為381萬臺,占全球市場份額為18.6%,公司的藍牙音箱、Soundbar產品出貨量均居全球首位。公司TWS耳機的銷量從2019年的50多萬副增長到2021年的360多萬幅;智能手環2022年一季度實現銷量突破27萬個。在AIoT領域,通力科技布局智能音箱、智能教育產品、路由器、智能攝像頭等產品線,從2018年起陸續得到阿里、字節跳動、聯想的認可,并成為谷歌、亞馬遜等智能語音生態鏈頭部企業的合作伙伴;在精密組件及附件領域,目前已經具備了精密注塑、軟包、中小微揚聲器、充電附件等自主研發、生產能力,并于2022年成功開發了AR/VR設備附件,進入到Meta供應鏈體系。

通力電子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持有通力科技2.24億股,比例為61%,系公司控股股東。通力電子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由TCL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TCL控股)100%出資,TCL控股實際控制人為李東生。實際上,通力科技在2019年3月31日前系TCL科技(000100.SZ)控制的下屬公司,2019年3月31日,TCL科技將之出售給了TCL控股。

來源:公告

李東生通過其控制的TCL控股控制著通力科技61%的表決權,同時TCL控股與瑞廣嘉、通瑞慧達、通瑞智達分別簽署的《一致行動人協議》,李東生通過上述一致行動協議間接控制公司16.46%股份的表決權,合計控制發行人77.46%股份的表決權。

來源:公告

境外銷售超7成、毛利率逐年下滑、存貨越堆越多

2019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通力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6.08億元、85.08億元、97.54億元、22.4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2億元、3.47億元、2.85億元、5004.72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65億元、3.57億元、1.41億元、-1.14億元。

進一步分析,通力科技以境外銷售收入為主,報告期內境外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77.21%、74.23%、73.18%和76.23%,且主要以美元結算。那么,同比在報告期內,公司匯兌損失分別為-1467.07萬元、6275.69萬元、304.82萬元和280.21萬元,雖然通力科技在報告期內開展遠期外匯交易以規避匯率波動風險,但由于遠期外匯交易的金額和期限并沒有完全覆蓋進出口業務的外幣結算敞口,匯率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仍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與此同時,通力科技對大客戶的依賴度較高,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92%、75.18%、70.03%、70.98%。根據招股說明書,2022年一季度通力科技的前五大客戶分別為Harman和Samsung、Sony、阿里巴巴、A客戶、偉創力。

來源:公告

應收賬款方面,通力科技報告期內的賬面價值分別為20.6億元、25.06億元、18.03億元、17.95億元,占報告期各期末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0.83%、41.62%、29.11%和28.59%,占比相對也是較高的。公司表示,已通過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為主要客戶的應收賬款購買了信用保險,但不排除客戶出現經營或財務狀況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的情況。

來源:公告

需要注意到的是,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呈現下滑態勢。報告期內的數據分別為14.68%、13.85%、13.78%和13.08,而且毛利率水平相對較薄。通力科技解釋,2019年毛利率高于最近兩年一期,主要是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執行新收入準則將運輸費從銷售費用調整至營業成本所致。若將2019年毛利率按同口徑調整,調整后主營業務毛利率為13.81%,綜合毛利率為14.05%。

另一方面,通力科技報告期各期末,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6.8億元、9.14億元、13.96億元和14.52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3.48%、15.18%、22.54%和23.13%。存貨多了那么跌價就值得留意。數據顯示,通力科技2019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存貨跌價損失分別為2194.84萬元、3270.06萬元、6467.09萬元、695.08萬元。

通力科技稱,2021年存貨跌價損失金額較大,一方面系公司存貨規模隨銷售規模擴大而增長導致存貨跌價損失增加;另一方面系個別客戶云蟻智聯(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Shine Bathroom Technologies Inc.等因經營困難取消訂單,原訂單所需的專用物料全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導致存貨跌價損失分別增加了1398.58萬元和205.87萬元。通力科技表示,已經對云蟻智聯(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起訴訟。

那么這一次,通力科技計劃募資10.15億元,將投入到升級改造、擴產、研發上。

來源:公告

李東生的布局

李東生旗下的上市公司眾多。

TCL科技成立于1982年3月11日,上市于2004年1月30日,截至2022年6月末,李東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共持股11.59億股,占比8.26%。TCL科技的主營業務:半導體顯示業務,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業務,產業金融及投資平臺和其他業務。

TCL中環(002129.SZ)即以前的中環股份,控股股東為TCL科技集團(天津)有限公司,持有8.85億股,占比27.39%。TCL科技集團(天津)有限公司是TCL科技旗下全資子公司。TCL科技直接持股7803.53萬股,占比2.41%。TCL中環的主營業務:半導體硅片、半導體功率和整流器件、導體光伏單晶硅片、光伏電池及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這事發生在2020年,當年TCL科技斥資百億參與公開摘牌,摘牌中環集團100%股權,進而控制了中環股份,這之后又多次增持,不斷強化控制權。

天津普林(002134.SZ)也是差不多2020年完成布局的,同樣也是借勢中環集團混改一事入主,目前TCL科技集團(天津)有限公司持股6602.62萬股,占比26.86%,該公司主營印制電路板(PCB)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96億元,凈利潤945.04萬元。

據查,新三板公司翰林匯(835281.OC)的控股股東同樣是TCL科技,持有66.46%的股權。翰林匯主營業務:IT產品的銷售服務業務,致力于為國內外知名IT廠商提供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移動互聯產品及其配件的銷售及相關的物流、金融等增值服務。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147.28億元,歸母凈利潤1.08億元。

港股華顯光電(0334.HK)的最終控制人也是TCL科技,持股比例64.2%,該公司主營業務為制造及銷售供手機及平板電腦使用之LCD模組。

港股TCL電子(01070.HK)的股東T.C.L.實業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股52.42%。

對晶晨股份(688099.SH)TCL方面的布局也不少,TCL王牌電器(惠州)有限公司目前持股2055.6萬股。

而就在2021年,奧馬電器(002668.SZ)也迎來了易主,目前TCL家電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8.05%,實際控制人李東生。公司業務冰箱、冰柜的生產及銷售業務、金融科技業務。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39.27億元的規模,凈利潤1.56億元。入主奧馬電器,方式可要激烈得多。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來,TCL方面就頻頻舉牌,雙方多次激烈博弈,最終決出勝負。不過2022年8月30日公告,TCL家電集團有限公司因在收購公司過程中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

關鍵詞: 2021年拿下奧馬電器后 李東生力再推通力科技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