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速訊丨鈕文新:港股壓制A股必須破解——港幣要不要“換錨”值得深思

2022-08-02 05:42:03

來源:騰訊網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

港幣在跟隨美元加息,這是聯系匯率制度的必然結果。美聯儲宣布加息75個基點之后的7月28日,香港金管局宣布港幣加息75個基點,其針對商業金融機構的貼現利率升至2.75%。在聯系匯率制度下,做出跟隨加息決定是容易的,但問題是:港股會不會比美股調整更深?港股深幅調整是否會對A股市場構成不利影響?這個問題恐怕是未來必須破解的“連環套”。

按理說,與世界其它經濟體的股市相比較,A股市場無論是估值,還是基本面,似乎都沒有跟隨發達國家股市一起走熊的基礎,但很不幸的是:中國有個“境外市場”——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股票市場。基于歷史原因,香港股市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特性——與華爾街股市的走勢聯系密切。為什么?主要原因有二:第一,香港資金很多來自境外,而且不少是短期的金融投機資金,這就決定了香港股市的資金量與國際市場資金松緊密切相關,而且因為長期投資資金少,所以資金進退的速度和數量都很極端,以致市場波動也遠高于發達經濟體;第二,按照聯系匯率制度,港幣利率水平跟隨美聯儲。


(資料圖)

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很嚴重的問題:利率水平無視香港經濟自身需求,不該加息也得加,不該降息也得降;更重要的是:香港經濟狀況更多取決于內地經濟狀況,而不是美國。這實際使香港貨幣政策出現了重大偏差:經濟跟隨中國內地,而貨幣政策卻要跟隨美國。這種偏差的長期存在,是否抑制香港自身的經濟發展?

根源當然是聯系匯率制度。實際上,1997年那次亞洲金融危機波及香港,在香港金融保衛戰之后,人們已經在反思“聯系匯率制是否繼續適宜香港”的問題。那時討論得非常多也非常激烈。內地很多學者認為,香港回歸之后,經濟與內地發展更加融為一體之后,聯系匯率制度將不再適宜香港,其最終的出路:要么錨定人民幣,要么干脆用人民幣取代。

此后,香港應當采用何種貨幣、何種貨幣制度的討論逐漸平息了下來。但問題卻始終都在,而從近年的情況看,香港貨幣政策對香港經濟的副作用越發明顯,所產生的矛盾和沖突越發劇烈,更重要的是:它經常會對內地金融市場走勢構成負面影響。

現在的情況就不可小覷,港幣跟隨美元加息,勢必導致港股市場下跌。在國際熱錢做空港股的沖擊下,港股會不會發生過度調整,而這個過度調整是否會壓制A股市場走勢?就目前看,一家公司的H股股價與相應A股之間的差價已經非常之大,有些股票,A股相對于港股的溢價率常年保持在70%到80%,而這個溢價也嚴重制約了A股價格上漲。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聯系匯率制度下,港元不過是美元的“代金券”,匯豐、渣打、中行等商業銀行每發行7.75港元必須拿出1美元抵押給香港金管局。這就是說,香港市場上的港幣流動性必然隨著香港金融局手中美元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當今世界上出現的異常狀況、極致狀況越來越多。萬一出現極致狀況,香港聯匯制會否面臨解體風險?

說實話,不得不防。最近,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對媒體表示,往后加息步伐充滿不確定性,但他強調,美國加息不會影響香港貨幣及金融市場穩定。與此同時,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會見記者時也強調:香港銀行流動性穩健,銀行體系穩固,相信美國加息對香港銀行造成的風險非常低。他表示,雖然美聯儲加息符合市場預期,但短短一個半月內加息1.5厘還是41年來第一次。他說,美國近年來通脹很高,達到9.1%,這也是40多年來的高點。但他認為,香港經濟基本面穩固,儲備充足,加之香港金融體系穩健,能夠處理大量資金進出,所以有能力應對外來沖擊。在他看來,盡管美國收緊貨幣,但香港金融一直運作暢順有序,沒有出現任何混亂。

余偉文和陳茂波的談話無疑會給市場帶去很大的信心,但換個角度看,他們最近之所以頻頻出面解釋這些問題,也說明市場上還是有些擔憂。歷史地看,每當金融市場出現劇烈變動之時,港幣聯系匯率制度問題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所以從長遠計,在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深化之際,香港是不是可以基于人民幣去更多考慮“港幣換錨”的問題?總體而言,“換錨”或可帶給香港更加堅實而穩定經濟未來,同時為內地金融市場健康帶來更多積極作用。

責編: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關鍵詞: 鈕文新港股壓制A股必須破解港幣要不要換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