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 09:38:47
來源:騰訊網
6月21日周二,在六月節休市一天歸來之后,美股追隨隔夜亞歐股市一同走高,美股三大股指齊漲超2%。
【資料圖】
當然,最亮眼的還屬中概股。
中概ETF KWEB漲近4%,CQQQ漲2.5%,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HXC)漲近5%。納斯達克100四只成份股中,拼多多漲超12%后收漲近7%,百度漲超4%,但京東跌超2%,網易跌超1%。
其他個股中,阿里巴巴和B站漲超4%,騰訊ADR和愛奇藝漲超3%,富途證券漲近16%,晶科能源漲近11%,但新東方跌近4%,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回調走低。
相較于之前的情況,中概股可以算是起死回生了。
就在去年,因為平臺經濟壟斷的調查,中概股已經先行一步調整了一波,今年又因為眾多不確定風險因素以及美國退市的威脅下大幅下挫。
不過,在經過一年多的陰霾籠罩下,中概股終于在今年得到了“救贖”。
5月,全國政協17日在北京召開“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市場各界、企業家們期盼這場會議如久旱逢甘霖。
此次會議的召開,市場的第一反應就是中概股要雄起了,至少在政策面上獲得了支持。畢竟經濟形勢嚴峻,連房地產都開始松綁,互聯網也沒有理由一直錘。
事實上,今年以來這已不是中央對“數字經濟”的發展問題第一次釋放重要信號了。
對于政策面上的轉變,資本永遠比普通人的行動要快。
5月份,華爾街巨頭們突然轉變態度"全面看多"中概股,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大舉抄底。
而大摩不僅觀點發生了全面的改變,也做出了實際的行動。繼此前12倍增持京東后,摩根大通又有大動作。
數據顯示,摩根大通的旗艦中國基金“JPMorgan Funds- China Fund A (acc) – USD”,在今年5月31日末,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騰訊、美團、京東、網易、招商銀行、阿里巴巴、中國平安、中國海外發展、藥明生物和華潤萬象生活,合計持倉占比41%。
其中,互聯網股票占據五席,并且前四大持倉均為互聯網股票。5月期間,該基金小幅減持了騰訊,美團、京東獲不同程度增持,網易持倉未變。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期間,該基金曾大幅加倉京東,加倉幅度達12.54倍。進入5月,該基金再次大幅加倉了京東,加倉幅度達16.08%。
而對阿里巴巴則是直接重金買入,晉升為該基金第六大重倉股。
低估值以及政策和資本的雙重支持,中概股的內在邏輯顯然已經轉變。
大家常常會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機會都是跌出來的。在指數連續下跌之后,此時已經不必要過于恐慌,而是要做好抄底的準備,終于有了撿到便宜籌碼的機會。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指出對于中概股來說當下兩個關鍵因素出現了好轉跡象。
第一是國內的監管政策,現在可能已經進入到常態化了。
第二個是美方的監管政策,這涉及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協調,現在雙方已經做了嘗試性的溝通和一些優化措施。中概股此前跌得比較多,相對于整個美國科技股而言,中概股可能存在更大的階段性估值修復機會。
對于中概股的前景,未來有兩個因素一定要考慮,首先是中國和美國監管機構磋商的相關進展。另外還要關注美聯儲大力加息對美股估值的影響,一些大型中概股也屬于科技股的一部分,所以可能也會受到連帶影響。
關鍵詞: 困境反轉資本大舉重倉 中概股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