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5 09:49:55
來源:騰訊網
6月14日消息,比亞迪似乎攤上事了,近期被各大投行競相看好。隨著中信證券一紙研報,股民徹底慌了,不禁靈魂發問,“還記得大明湖畔的茅臺和寧王嗎?”
比亞迪市值突破萬億,王傳福表哥浮盈5萬倍
隨著銷量火爆,全國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以及比亞迪將供貨特斯拉等多重利好,近期主力資金和散戶們紛紛將矛頭對準比亞迪,比亞迪近期也是連番創出新高,A股突破350元,H股突破320港元,即將觸摸新高。
隨著比亞迪的上漲,新能源產業鏈也是徹底爆發,供應電池給特斯拉的消息也引發了A股創業板龍頭寧德時代連續大跌。比亞迪大漲背后,造富潮輪番上演。
據新浪港股統計數據,截至6月13日上午午盤,1)當年(2008年9月)巴菲特投資18億港元,持股比亞迪2.25億股,目前價值791億港元,投資14年浮盈43倍。
2)被稱為“巴菲特接班人”的喜馬拉雅資本創始人李錄基本是在大家都不看好比亞迪的時候,即2002年時大量買入比亞迪,而且堅定持有了20年的時間,浮盈超19倍。
3)王傳福的表哥呂向陽目前持股13.55%,他同時還是廣州首富以及融捷投資董事長,目前身家1257億元,據市場消息,呂向陽投資大約250萬,目前浮盈可能超5萬倍!
4)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夏佐全以30萬元的資金入股比亞迪10%的股份,目前夏佐全持股2.84%,持股市值大約265.45億元,投資回報可能上萬倍!
比亞迪屢創新高之際,大摩高呼400元!
隨著比亞迪大幅上調回購價至400元,國君電新是第一位唱好比亞的,并且給到395元的目標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君電新表示,比亞迪核心推薦邏輯:1)比亞迪純電與混動產品鏈條清晰,dmi主打家庭首輛車用戶,漢dmi的亮相完成公司20萬+混動產品布局。海洋王國系列則依托e平臺3.0和全新的CTB技術實現對純電用戶的吸引。
2)比亞迪電車銷量進入直線加速期,目前單月新增訂單20萬輛,累計未交付訂單達到60萬輛,考慮電池和新車型的產能爬坡,下半年單月銷量將突破20萬輛,全年超過160萬輛。23年有望挑戰300萬輛的銷售目標。
3)橫向對比估值,最具吸引力。目前體內包含比亞迪電子比亞迪半導體儲能和動力電池新能源整車業務,從分布估值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當前市值仍具備向上彈性!
國君表示,公司回購確認底部,回購價格再次上調到400元;我們判斷電動車開啟反轉行情,首選標的為比亞迪002594,目標價395元!
隨后中信證券也來唱好比亞迪,中信證券認為,考慮公司未來電池、半導體電動化供應鏈價值,采用分部估值法。
預計公司2023年銷量約250萬輛,汽車業務收入約3800億,給予公司2023年汽車業務2.5xPS,對應9500億市值;
預計公司2023年電池的市場份額為寧德時代約1/3,考慮公司外供加速,技術紅利有望兌現至盈利能力,該業務合理市值亦取寧德時代目前市值1/3,約3500億。
半導體+電子業務按市值乘以持股比例,判斷市值約1000億。綜上,考慮公司未來高端化、全球化、智能化逐步落地,公司合理市值空間有望達1.4萬億。對應A股481.1元,對應H股高達562.6港元。
幾乎與中信證券同時,外資知名投行摩根大通也大幅上調比亞迪目標價。摩根大通發表研究報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5月市場滲透率達25%,比亞迪年初至今的銷售超出預期,而獲取電池業務訂單是另一個長期利好。該行將比亞迪2022-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上調20%至22%,目標價由300港元上調至400港元,這也是目前投行給出的比亞迪的最高價。
中信證券成反指?股民徹底慌了:永遠吹在最高點
隨著中信證券一紙研報出爐,股民們徹底慌了,因為茅臺、寧德時代、騰訊的唱多魔咒至今給股民留下了深刻記憶。有股民表示,“你的心不會痛嗎”,“券商真狠,把散戶唱到山頂上了”。
更有股民高呼,“相信中信,跑,立刻”!中信很明顯成了反向“明燈”!
股民集體將中信當做反向指標背后,是中信多次在頂部看好大牛股,將股價唱在了山頂上。
2021年2月高呼茅臺3000元,股價一度近乎腰斬;2021年3月看多騰訊目標價至820元,目前只有376港元,這不止是腰斬;2021年7月上調寧德時代至754元,目前438元,股價也是一度腰斬。
甚至在中信證券唱好比亞迪之后,市場紛紛猜測這波到底是比亞迪命硬還是中信命硬?今天的市場表現無疑給出了答案,比亞迪終究還是輸給了中信證券。
其中,A股一度跌超4%,失守1萬億元總市值;H股大跌近4%,失守300港元大關。按A股股價計算,今日比亞迪市值蒸發了300多億元。不過,午后,比亞迪AH股都在拉升。
隨著股民集體將中信證券當做反向指標,有財經大V表示,“市場已把中信證券當反指,這是多大的仇恨啊,看來券商一哥必須反思。”
每次唱好牛股,每次都能唱在山頂上,甚至有大V表示,“中信證券的“話中有話”研報,天下第一。”
關鍵詞: 比亞迪還是輸給了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