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3 06:03:03
來源:騰訊網
前兩個交易日,在全球股市低迷、美股大跌的背景下,A股終于挺起脊梁、扛住外盤壓力,走出了獨立行情。
上周,美股震蕩下跌趨勢明顯,道指跌2.9%,已連跌8周,為1923年來首次8周連跌,創近百年來最長連跌周;標普500指數跌3.05%,連續7周收跌,創2001年來最長連跌紀錄;納指跌3.82%,連續7周下跌。
無懼外盤調整,A股走出的獨立行情難能可貴。在當地時間5月18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大跌,標普500跌4.04%,納指重挫4.73%,道指跌3.57%,道指創近兩年最大單日跌幅。同時,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股指也不同程度下跌。對比鮮明的是,5月19日,A股主要股指悉數上漲,上證指數逼近3100點關口,科創50指數大漲2.2%,創業板指數低開后也頑強翻紅。
回顧A股歷史,5月19日是個好日子。1999年5月19日,上證綜指從低于1100點的位置啟動,兩個月內最高觸及1725點,漲幅超過50%,被稱為“五一九行情”。23年之后,今年5月19日這波獨立行情,會成為常態嗎?
A股走出獨立行情,是中國經濟獨立性的體現。作為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往往反映經濟面的變化。美股估值的變動,反映了全球投資者對美國企業未來收益的預期。近期,疫情惡化、消費疲軟、成本上升等因素持續困擾美國企業,導致一季度企業盈利增速出現回落,預計今年全年企業利潤增速較低或為負值。例如,沃爾瑪、COSTCO等零售巨頭的季報公布后,股價都出現大跌。與之相反,5月份以來,我國包括上海地區的新增病例數持續回落,各地復工復產進程明顯加快,消費領域出現恢復性回升機會,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韌性彰顯……中國經濟迎難而上、爬坡過坎的種種態勢,顯著增強了市場對A股的投資信心。
A股走出獨立行情,是對近期貨幣政策調整的響應。美股的深度調整,與美聯儲步入新一輪加息縮表周期等因素有關。這背后,是美國高企的通脹率水平。4月份,美國CPI同比上漲8.3%,漲幅為40年來較高水平。美股市場的長期牛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長期超低利率的市場環境。然而,在多輪加息之后,超低利率優勢逐漸減退。反觀我國,貨幣政策暖風頻吹。央行在5月15日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在5月20日直接下調了5年期以上的LPR利率15個基點。一系列硬核措施,向市場表明了刺激實體經濟的堅強決心,釋放了穩增長的強烈信號,既為疫情緩解后的經濟反彈提供了金融支撐,也極大提振了證券市場信心。
A股走出獨立行情,也在于A股市場自身估值偏低,市場有跌無可跌的跡象。除宏觀環境外,估值水平也是中美股市表現分化的因素。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李求索指出,結合當前美股市場流動性環境和企業盈利等指標來看,美股當前估值依然難以為美股市場提供支撐。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由于美股在歷史高位,而A股和港股都在歷史底部,所以,美股的暴跌對于A股和港股的影響只是短期的。中期來看,A股和港股具備探底回升的機會。
A股走出獨立行情,是對A股長期投資價值的肯定。從今年滬深股通交易情況看,1、2月外資凈流入,3月凈流出,4月又轉為凈流入。從結構上看,今年以來配置型、長線資金保持凈流入。這表明,外資看好A股的長期投資價值,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充滿信心。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對A股而言,在海外加息落地、外盤市場波動下,外資并未遠離。因此,整體來看,盡管美聯儲加息縮表持續推進,海外市場的波動可能也是階段性常態,但對A股均不構成系統性的沖擊。
總之,隨著外部市場不確定因素減退,國內穩增長類政策加碼,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消費活力重新煥發,各類積極因素不斷累積,A股企穩跡象越來越明顯,獨立上漲行情有望延續。
記者 王新蕾
策劃 齊淮東
關鍵詞: 海岱財評|A股終于走出獨立行情 會成為常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