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09:22:36
來源:騰訊網
3月29日港股收盤后,快手發布了2021年四季度財報,幾乎在任何一個層面,這都是一份超預期的財報。
此前,雅虎財經13位分析師預期快手營收均值為232億,虧損均值為45.9億。
而財報顯示,快手營收244億,Non-GAAP凈虧損為35.69億,營收超預期,虧損收窄也遠好于預期。
實際上,快手的虧損金額雖然在2021年Q3略有反彈,但是它的虧損率卻已經連續3個季度收窄,季度虧損率已經從2021年Q1的28.9%大幅縮窄到Q4的14.6%。
尤其是四季度,虧損金額縮小的同時營收環比、同比均大幅增長,使得它的虧損率已經較Q1下降了14.3個百分點。
2021年全年,快手營收811億元,也超越了此前彭博一致預期的801億元。
簡而言之,快手在開源節流,營收不斷上漲但是花費卻在下降,這是典型的降本增效式高質量增長,我們來看看它的開支情況就能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
從開支情況來看,快手主要投入在營銷、行政和研發上。投入最大的營銷這一塊,由于快手贊助了2020年春晚,所以2020年Q1的營銷開支陡然暴漲,占營收的比重上升到65%,此后多個季度逐步回落。而2021年隨著公司上市,快手在營銷獲客上再度激進,2021年春節贊助了多家地方省市臺春晚,此后又贊助奧運、NBA等全球體育IP。但是營銷的比重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環比下降,2021年Q4下降到了41.9%的合理范圍。研發和行政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占比下降,隨著營收的可持續增長而這些支出的合理控制,可以預期快手在后續的成本支出方面很可能會表現更加出色。
更加令人驚喜的是,錢少花了,但是用戶增長仍然在持續。
傳統意義上,一季度和三季度是短視頻的旺季,一季度有春節和寒假眾所周知,三季度則有暑假,且2021年三季度還有夏季奧運會,但是快手四季度的用戶仍然在持續增長,無論是日活還算月活都有增長,不得不說,這超過了絕大多數樂觀者的預期。我們知道,三季度的月活增長是史無前例的,單季度凈增6600萬用戶,四季度又增長了500萬;三季度的日活增長同樣驚艷,凈增達到2700萬,四季度再次增長了300萬。這大幅超越了過往的季節性表現。且用戶的日活月活比值維持高位,按年計算則在不斷增長,從2017年的49.3%提升到了2021年的56.6%,表明用戶的粘性在不斷提升。
另一個證明平臺用戶粘性不斷提升的數據是用戶時長,四季度單季度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到118.9分鐘,同比增長了32.3%,2021年全年的用戶時長也增長了27.7%,四季度的表現比全年這個高速的增長還要更快。
若將日活用戶乘以用戶時長,大致可以認為這是快手的流量,我們發現四季度的流量增長了57.7%,這為平臺的商業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無論直播、電商還是廣告,都有賴用戶、時長為基礎的流量增長。
而如果結合四季度在營銷支出方面的克制,這種增長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充分證明了快手在效率和質量上做出了進步。
快手業務主要分三部分:廣告、直播與其他。
廣告業務經過多個季度的發展,已經成為快手收入的主力。從2019年Q3占總收入的20.1%提升到了2021年Q4的54.2%。且四季度廣告營收同比增長55.5%,仍然遠高于整體35%的增速。
成熟的直播業務四季度表現堪稱穩健,達到88.27億,環比增長14.3%,同比增長11.7%,這比市場認為的“直播可能將進入滯漲甚至下滑階段”優異不少。雖然直播業務表現出乎意料,但是它在快手總營收中的比重仍然持續下降,已經從2019年Q3的79.4%下降到了2021年Q4的36.1%,不是直播業務表現不好,而是廣告和其他業務表現太好了。
其他業務主要由電商業務的傭金構成,電商業務商家及主播投放的廣告計入了廣告業務板塊。其他業務四季度營收23.67億,環比增長27.3%,這表現出了電商Q4旺季的季節性,同比增長40.2%,則跟GMV的增長高度相關。若假設其他業務只有電商傭金(實際上還有一些別的新業務收入,比如本地生活等,但是比例極低),那么基本可以認為該業務與季度GMV的比值是快手電商的傭金率,四季度傭金率0.99%,僅比2020年Q4略高,按照平臺大部分品類2-5%的政策來看,快手其他業務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不過當下更重要的是做大GMV規模,培養用戶習慣以及提升物流、服務等用戶體驗。
四季度GMV達到2403億,同比增長35.69%,環比增長36.7%,雖然增速已經有明顯的下滑,但是相較于中國電商市場平均大約6%的季度同比增速,快手電商的表現仍然值得期待。
按年計算,快手GMV達到了6800億,同比增速達到78.4%,預期在2023年就會突破萬億大關。2018年8月,快手才開始啟動電商業務,短短5年時間就做到萬億規模,這充分體現了短視頻在電商業務中的勢能,快手占據了一個非常好的賽道。
由于快手將主營業務從直播轉到了廣告和電商等其他業務,后兩者的毛利率都將遠高于直播業務——直播打賞需要跟主播大約55分成,所以,整體上快手的毛利率是逐年上升的,從2017年的31.3%上升到了2021年的42.3%。
當然,隨著快手在內容領域不斷投入到短劇、奧運等優質IP,這會使得廣告業務的毛利率有一定承壓,但是這也將極大地提升平臺內容稀缺性、獨占性和多樣性,是強化用戶心智和平臺特色的最佳路徑,將為長遠發展建立護城河。
2021年,線上營銷廣告服務成為快手第一大收入來源,該業務板塊全年收入達427億元,同比增加95.2%,對總收入的占比也從2020年的37.2%升至52.6%。快手上的廣告商數量較2020年同比增長超60%,廣告系統和產品的迭代也獲得更多品牌廣告主的青睞,快手全年品牌廣告收入實現超150%的同比增長,增幅超越線上營銷整體收入增速,快手廣告業務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行業市場份額。
電商業務中,2021年快手重點推進品牌自播,四季度的知名品牌自播GMV比2021年Q1提升了9倍。
2021年6月以來,快手組織架構持續迭代推動快手整體運營效率提升。在營收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虧損出現收窄趨勢,表明快手的變化是清晰而正確的。
2021年以來,短視頻行業也有了一些新變化,比如各個平臺開始對版權越來越重視,對專業化內容越來越認可,進而對短劇、體育IP、財經、醫療、金融等各行各業專業化內容不斷挖掘,筆者此前就認為,這可能意味著短視頻作為內容平臺,正在經歷內容升級的過程,類似于電商行業的天貓化。
快手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快手星芒短劇”已孵化出240部獨播訂制作品,其中超百部播放量破億,吸引大量來自較高線城市的女性用戶。大型IP“快手新知播”覆蓋財經、科技、法律等十余個領域,聯動知識大咖、專業機構以及平臺知識類主播,推出數萬場知識直播。《2021快手內容生態半年報》顯示,在時長超60秒的短視頻中,法律、科學、財經等知識類短視頻的數量增長最快。
如果短視頻行業完全有UGC內容主導,那么強者恒強將是必然趨勢,他會像微博一樣一家獨大;而如果PUGC內容、甚至PGC內容開始引領內容消費市場變革,那么跑通了商業模式的多個平臺都將獲得不錯的市場和發展空間,就像電商行業一樣進入多寡頭競爭局面。
從最新的年度數據來看,短視頻的發展越來越凸顯PUGC、PGC內容的價值,且不同平臺因為在深度內容上的耕耘強化了自身特色和心智,在擴大用戶基礎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獨占用戶,最終大家會各有特色且都能活得不錯,這種趨勢顯然是最符合快手發展的局面。
最后補充一點,最近中國互聯網行業主流公司紛紛交出了超出市場預期的財報,包括快手、美團、拼多多的四季度都堪稱驚艷,說明新生代互聯網公司仍然處于上升周期,無論是市場增長還是組織效率,都有潛力可挖,這顯然也為風雨飄搖的互聯網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