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18:39:40
來源:騰訊網
就像張愛玲說的:“人生是一襲華麗的旗袍,里面爬滿了虱子。”靠華麗的外表偽裝自己的“不堪”也許是最累的事了,這句話同樣適用于BOSS直聘的趙鵬。
文|繆與
編輯|吳桐
從去年7月5日至今,時間已經過去267天。在停止新用戶注冊的難關下,BOSS直聘展現出并未受影響的狀態。
3月9日,宣布公司董事會已經批準了一項股票回購計劃,公司將在未來12個月內最多回購1.5億美元的股票,BOSS直聘CEO趙鵬表示此舉基于對公司發展的信心。
BOSS直聘確實有這樣的底氣,從市值來看,目前BOSS直聘121億美金市值,高于老牌招聘平臺前程無憂和獵聘網的市值總和。
即便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并沒有移除,BOSS直聘依然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近日,BOSS直聘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報。
財報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10.9億元,同比增長69.1%;2021年全年實現營收42.6億元,同比增長119.0%。
在業績會上,BOSS直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趙鵬還強調:
企業賺錢的能力和追求一定要低于、服從于、滯后于用戶保護能力的建設,BOSS直聘會秉持“遵守法律是企業的底線,而保護用戶的能力是企業的天花板”的理念,在保護用戶的基礎上發展業務。
漂亮話誰都會說,反觀用戶體驗這塊BOSS直聘,已經開始另求職者和招聘企業兩頭不滿意。如打開互聯網投訴平臺,能夠看到在黑貓投訴上關于BOSS直聘的投訴量達到了2380條,多涉及虛假招聘等問題。
而作為B端用戶的企業和HR,則陷入強制會員消費,以及花式會員收費等問題,高額的招人成本,讓很多HR表示:“打開BOSS直聘的每一秒都在燒錢”。
花式會員消費,肥了自己苦了用戶
按理說,被堵住新的流量入口后,BOSS直聘營收本該直線下滑。但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BOSS直聘不僅營收實現超百分百增長,甚至直接實現了扭虧為盈。
在BOSS直聘電話會議中,當被問及“公司可以持續在不能注冊新用戶的情況下保持環比增長的原因?”
他們回應說道:
我們的關鍵客戶和高質量公司增加了在我們平臺的開支。而我們有很多中小型企業用戶在我們平臺上花很少的錢,我們也有線下合同的購買者。
目前我們在通過高質量服務和良好的用戶體驗把免費用戶轉化成線下合同的購買者,21Q3 和 Q4 我們持續進行這方面的優化,這支撐了我們業務的健康增長。
總體而言,我們的 B 端付費比率保持穩定。
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為了增加營收,BOSS直聘可謂絞盡腦汁,使出了渾身解數。曾有人反映,BOSS直聘隨便一個操作都要收費,發布崗位收錢、查看求職者收錢、聊天人數多了還要收錢……
據一名HR爆料,在BOSS直聘上,非會員則被收割得更嚴重,用戶需要不停地去購買職位發布次數。如BOSS直聘上的非會員使用“打招呼”功能的上限是一天40次,數量當日用完了的話需要另外購買,否則只能第二天再使用此功能。
而購買了會員后,可能便是噩夢的又一個開始。
例如,在一萬六千八的企業套餐里,共包括10張“牛人直通卡”、10個“牛人電話”、24個“牛人炸彈”、12張“搜索暢聊卡”和1個“火爆職位賬號”,而功能次數使用完后仍需另外加錢。
不僅如此,BOSS直聘還會對熱門崗位做限流,并且對于套餐提供的服務完全不管質量,也就是說,企業交了一萬六千七百元的套餐后,為了正常的招聘需求仍需要另外花錢。
這并非個案,據了解目前HR圈子里時常在討論BOSS直聘,負面評價較多。
今年2月以來就不斷有企業反映,“BOSS直聘漲錢了”、“太貴了,每一種功能都要付費”、“小企業都快承受不起了”。
一位創業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人吐槽:
在BOSS直聘上不僅發布崗位、置頂職位、群發消息要收費,就連搜索曝光、搜索招人也要收費,更過分的是連在APP聊天也要收費。
大家都知道,在BOSS直聘發布崗位信息和聊天都是必須的,要不怎么“和老板談”?這位HR表示,所有的功能都開通要花費3000元,而且大部分功能只能用一個月。
與此相對應的,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其他招聘軟件的年費僅為3600元,在實現同樣功能時,還擁有一年的會員權限。
即便是已經不再需要BOSS直聘會員服務,也不見得能逃脫銷售的魔爪。據IT時報報道,一位HR遭遇BOSS直聘銷售電話的狂轟濫炸。
在本人表示BOSS直聘上的套餐種類太多,變化很大,而且效果并沒有那么理想,近期不太需要就沒買后,銷售另辟蹊徑,每次都換新人接著打,基本頻率是半個月到一個月一次。
在多次明確拒絕辦理套餐,并要求對方不要再打電話后,BOSS直聘銷售人員竟然連續三次問他:“那先生你是需要注銷賬戶嗎?”
不辦會員招聘難,辦了會員招聘也難,辦過會員不想再續費,還會被要求注銷賬戶,這是使用過BOSS直聘人們的普遍感受。
但在解釋停止新增對BOSS直聘影響的時候,一篇通稿中這樣寫道:
平臺已經初步建立了雙邊網絡效應。豐富的用人單位和崗位供應使得該平臺集中了最廣泛的應聘者,而廣泛的人才供應吸引了招聘者持續在該平臺上投入精力,以此形成的雙邊效應短時間內很難被同行超越。
但越做服務越倒退的BOSS直聘,或許真的應該重新理解那句“企業賺錢的能力和追求一定要低于、服從于、滯后于用戶保護能力的建設。”
眼下對于BOSS直聘而言,其他似乎均無足輕重,盈利賺錢才是當務之急。
繞開安全審查,新增用戶通道未關
不過,BOSS直聘并非沒有隱憂。7月5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審查期間,上述平臺均停止新用戶注冊。
根據規定,審查期限是30個工作日,情況復雜的可以延長15個工作日,也就是說BOSS直聘可能面臨的審查為45個工作日。但如今時間已經過去267天,因數據安全問題退市的滴滴,就連港股上市都未成功,那BOSS直聘結局如何不好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被堵住新增用戶入口的BOSS直聘,相當于這家公司可預見的會喪失成長性。但從數據上看貌似并未影響BOSS直聘的經營,這到底是為什么。
或許,BOSS直聘新增用戶通道并未被徹底關上。
據媒體報道,在百度貼吧已經開始有倒賣Boss直聘賬號的“生意”出現,價格在50元—200元不等。某些中介稱:“他們甚至可以幫助實現全新未實名賬號注冊。”
不僅如此,BOSS直聘的賬戶居然可以在拼多多上直接買到。通過“BOSS直聘新用戶注冊”的關鍵詞檢索,會彈出很多售賣BOSS直聘賬戶的商鋪。其中,有些商店明碼標價售賣,在宣傳標語中注明解決無法注冊問題。
從這一點來看,也不難解釋為何明明已經停止用戶新增,BOSS直聘卻依然能夠創造超100%的營收。不過,雖然業績很漂亮,但是BOSS直聘依然存在很多屢教不改的行為。
據一位在網上抱怨的發帖人說,相同的產品針對不同人群的價格也不一樣, VIP賬號以前是328元一個月,現在續費就漲到了418元,但用其他賬號續費卻還是328元,“這簡直就是殺熟亂定價”。
除了大數據殺熟外,BOSS直聘還被指出泄露用戶簡歷的致命問題。
求職者肖某向記者反映,去年12月中旬,她接到了一家名為中宏勝鑫的公司的電話。對方稱在BOSS直聘上看到了她的簡歷和電話。
隨后,雙方約定面試時間。待肖某入職后,該公司以集體定制工裝為名收取了1300元/人的費用。幾天后,肖某及其同事被通知,因公司變動,需要將其由原來的行政崗轉為電銷崗。該公司還稱,如果他們不愿意轉崗,可以辦理離職。
據肖某稱,面試通過的人中有一部分接受了崗位調劑,但另一部分并未接受。而未接受的人中只有第一批離職的人要回了工裝費和工資。
工作一段時間后,該公司員工已經聯系不到公司的任何負責人,在BOSS直聘上也搜索不到該企業的任何信息。
在之前的315晚會曝光過,求職平臺存在泄露求職者簡歷的問題。而在當時被點名的招聘平臺中,BOSS直聘并不在列,如今看來BOSS直聘也未獨善其身。
不僅如此,如今在BOSS直聘上,還有許多企業涉及虛假宣傳。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某招聘平臺的投訴中,有用戶投訴雁塔區楚潤書店虛假招聘問題。
更過分的是,315晚會點名企業——聚享互娛,在BOSS直聘上投放的招聘廣告語。極具誘惑力的話術,使得不少不明就里的應聘者淪為了聚享互娛旗下的騙子主播。而晚會曝光的招聘信息,則是來自互聯網招聘企業——BOSS直聘。
李文星的事情是BOSS直聘發展史上相當大的一個污點,如果如此不注重用戶數據安全,以及招聘企業的審核問題,請問又該如何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
267天未過安全審查的BOSS直聘,由此看來確實存在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絕對不是一張漂亮的財務報表能夠解決的。
就像張愛玲自己說的:“人生是一襲華麗的旗袍,里面爬滿了虱子。”靠華麗的外表偽裝自己的“不堪”也許是最累的事了。
而BOSS直聘的業績報中,同樣也爬滿了張愛玲所說的“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