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增速放緩、成本高昂 海爾智家“出海”求解?

2022-03-23 19:49:46

來源:騰訊網

3月8日,海爾智家公告稱,實際控制人海爾集團的一致行動人海創智增持了海爾智家部分A股股份,增持金額約1.45億元,未來6個月將繼續增持2億元至3.5億元。

3月18日,海爾智家再次發布公告,根據海創智的通知,考慮到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資本市場趨勢,本次增持計劃實施完畢。

短短數日,大額增持計劃就已經實施完畢,不過從二級市場的反應來看效果并不是很好。

今年1月10日,海爾智家的股價曾達到31.25元/股的高點,但之后便開始一路“陰跌”,3月22日收盤價為22.38元/股,下跌幅度超過28%。

據悉,海爾智家先后于1993年11月成功登陸上交所,2018年10月登陸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2020年12月登陸港交所,實現“A+D+H”三地上市。目前深耕智慧家電領域,已經形成包括中國智慧家庭業務、海外智慧家庭業務和其他業務在內的三大業務布局。

海爾智家現擁有14個研發中心、122個制造中心、108個海外中心,旗下有海爾、卡薩帝、統帥、美國GEA、斐雪派克、日本AQUA、意大利Candy七大主要品牌。

不過,作為家電三巨頭之一的海爾智家其營收增速卻出現了放緩跡象。

2016年-2020年,海爾智家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91.32億元、1634.29億元、1841.08億元、2007.62億元和2097.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67%、37.18%、12.65%、9.05%和4.46%,營收增速逐年下降。

同期,海爾智家的凈利潤分別為50.42億元、69.08億元、74.84億元、82.06億元和88.77億元。2020年凈利潤增速為-7.36%,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對比來看,同為三大家電巨頭之一的格力電器,2016年-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101.13億元、1500.2億元、2000.24億元、2005.08億元和1704.97億元。

同期,格力電器凈利潤分別為154.64億元、224億元、262.03億元、246.97億元和221.75億元。可以看出,兩者營收體量相差不大,但格力電器的凈利潤要比海爾智家的豐厚。

2021年前三季度,海爾智家實現營業收入1699.64億元,同比增長10.07%;利潤總額123.39億元,同比增長26.68%。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單季度來看海爾智家的營收增速仍然均處于下滑狀態。2021Q1、Q2、Q3同比增速分別為26.96%、16.6%和10.7%,下滑明顯。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家電市場全面復蘇,零售規模達到8811億元,同比增長5.7%。

但不可忽視的是,分產品來看國內家電行業的增長情況似乎不容樂觀。據奧維云網2021年數據顯示,彩電銷售3835萬臺,同比降13.8%;空調全年零售量4689萬臺,同比下降8.7%;冰箱全年零售量3188萬臺,同比下降2.1%;洗衣機出現全年零售3718萬臺,同比增長0.8%。

或許是考慮到國內家電市場的情況,海爾智家將目光轉向了海外。

今年1月11日,海爾智家公告稱,擬向GoldenSunflower等5家機構非公開發行4141萬股H股,用于全球化擴張。同時本次配售募集資金70%將用于海外工業園產能建設。

實際上,海爾智家早已開始了海外擴張,但因為大規模并購,其商譽也在不斷增加,截至2021年三季度已達到222.43億元。具有一定風險。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海爾智家的銷售費用率明顯高于同業。

2018-2021年前三季度,海爾智家銷售費率分別為15.63%、16.78%、16.04%和15.36%。同期,格力電器銷售費率分別為9.45%、9.13%、7.65%和7.02%;美的則為11.87%、12.39%、9.63%和9.28%。

同樣,其管理費率也高于其他兩大巨頭,一定程度上對利潤造成了損失。2018-2021年前三季度,海爾智家的管理費率分別為7.31%、8.16%、8.06%和8.1%;格力電器分別為5.68%、4.83%、5.66%和5.53%;美的為6.86%、6.86%、6.78%和6.17%。

營收增速放緩、管理成本高于同業,海爾智家能在海外找到新的增長點嗎?

關鍵詞: 營收增速放緩成本高昂 海爾智家出海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