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6 22:31:07
來源:騰訊網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沁熱門中概股終于迎來反彈。
3月15日,美股收高,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漲1.82%,標普500指數漲2.15%,納斯達克指數漲2.92%。
美股市場上的熱門中概股在連續多日慘烈下跌中,迎來普漲。
此前,美中概股劇烈下挫,恐慌情緒傳導到了港股市場。3月14日,中概股在美國股市遭遇大范圍重擊,多只股票跌超10%,更有甚者跌幅直逼48%。
港股市場3月15日繼續大幅下修,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分別下跌5.72%、6.58%和8.10%。
反彈后的中概股前路幾何?
中概股齊反彈
伴隨著美股市場最新飄紅,中概股持續多日下跌的陰霾似乎有了驅散的征兆。
截至3月15日收盤,道瓊斯指數收報33544.34點,漲1.82%;標普500指數收報4262.45點,漲2.15%,納斯達克指數收報12948.62點,漲2.92%。熱門中概股大幅反彈,前一交易日大跌的霧芯科技漲超38%,金山云漲超25%,新東方漲超22%,理想汽車漲超12%,嗶哩嗶哩漲超11%,京東、拼多多漲超6%。
華興資本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指出,這主要是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表示愿意與中國政府部門保持合作關系,加上中概股已經跌了約29%,反彈也很正常。但是,從雙方達成初步意向到形成具有實操性并被各自實權部門認可的協議,再到具體的落實執行,并考慮到美國國內政治風向與立法分支可能的影響,當中還存在不少變數,建議還是保持謹慎。
近期的中概股可以用命途多舛來形容。
上周美國證監會(SEC)發布消息,依據《外國公司問責法》認定了五家在美上市公司為有退市風險的“相關發行人”。隨后,中概股便遭遇資金撤離,遭遇重挫。這種低迷之勢一直延續到本周。
3月14日,中概股在美國股市出現大面積下跌,截至收盤,金山云下跌47.86%,醫美國際下跌40.89%,知乎下跌27.49%,愛奇藝下跌24.10%,叮咚買菜下跌21.96%,理想汽車下跌20.61%,拼多多下跌20.54%,新東方下跌15.69%,嗶哩嗶哩、京東、貝殼、阿里巴巴、斗魚跌逾10%。
這無疑給連日來表現不佳的中概股再一記重拳。很快,這種沖擊就反映在港股市場上。3月15日開盤后,恒生指數持續低迷,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在短暫的沖高后一路下跌,最終恒生指數收報18415.08點,跌5.72%;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收報6123.94點,下跌6.58%和恒生科技指數收報3472.42點下跌、8.10%。
行業板塊方面,資訊科技、原材料、醫療保健業、地產、能源、工業等跌幅居前,均跌幅超6%。本周恒指累計下跌10.41%,遭遇慘烈回調。
對此,招商基金認為,港股近期持續大幅回調,已脫離基本面因素,呈現出恐慌性避險情緒,導致的不計成本的拋售。主要是有以下原因所致:
1)《外國公司問責法》影響。2)本周,美聯儲加息即將落地,市場擔憂過高的通脹將引起超預期的加息幅度。3)兩會結束但并未透露出超預期的刺激政策,以及2月的社融遠低預期,市場擔憂穩經濟效果難以實現。4)考慮到俄羅斯股票暫停交易,部分海外投資者或以港股來降低新興市場倉位。5)互聯網監管細則仍在出臺,市場擔憂監管還會持續加碼。6)俄烏事件持續升級,短期壓制市場的風險偏好。7)國內多地出現疫情爆發,市場擔憂疫情將持續影響經濟復蘇。
展望后市,招商基金認為,目前港股情緒影響超過基本面因素,短期市場波動仍有可能放大,在缺乏明顯利好的情況下,港股較難底部反彈。但短期市場的快速下跌基本反映了大部分利空消息。后續在國內經濟企穩、加息落地等催化下,悲觀情緒將會緩解。目前港股長期配置價值已經凸顯。
中概股前路
《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的威力為何如此之大?
事實上,根據規定,從2021年年報起,如果PCAOB(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連續3年無法審查發行人的會計師事務所,將強制在美股市場退市,即部分中概股有可能面臨著2024年初在美股全面退市的可能性。而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受到國內和美國兩國的法律監管。中國證監會曾表示,中國法律法規要求的實質是,審計工作底稿等信息交換應通過監管合作渠道進行,這是符合國際慣例的通行做法。
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副總經理方磊在接受經濟觀察網采訪時表示,部分企業被列入“預摘牌清單”,引發市場對中概股政策風險的擔憂,是本次下跌的直接原因。其實在中美摩擦的背景下,中概股信息披露監管不斷加強并不是現在才出現的。只不過,目前海外局勢較為嚴峻,美國通脹高企、俄烏沖突仍待解決,全球資本市場出現普跌、市場情緒極為低落的背景下,這一政策風險被進一步放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概股倉位不高的基金經理認為機會大過壓力,部分公司的股價已處在一個有吸引力的區間內。“我們已經有一些對中概股的投資了,在逐步建倉一些好的公司。事實上,我們從去年三季度就已經開始關注中概股的表現了,今年年初才開始逐步建倉,但中概股的倉位非常低。”滬上一名百億私募人士透露。
另一家投資中概股的百億私募人士則承受著市場及投資者的雙重壓力。該名人士表示,整體而言,中概退市的預期主要是對短期情緒上的影響。
“當前這種恐慌性拋售導致的股價下跌,會讓不確定企業價值的人恐慌和害怕。應該專注在自己能理解的公司上,努力過濾掉恐懼和焦慮,用理性的估值和留有希望的積極態度去面對這些短期壓力。美股持倉中,價值投資者應該傾向選擇基本面質地優秀的公司。與價格短期波動相比,更應該關心企業經營面的狀況,看從現在時點往后兩到三年,標的公司盈利是否會持續增長。”上述人士表說道。
那么,中概股暴跌之后,會帶來哪些影響?
方磊認為,中概股暴跌可能會從情緒端和外資流向上影響國內股市和港股,港股受到的沖擊可能更大一些,主要是因為部分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同時在港股有“分身”。市場情緒持續低迷導致的股市回調,可能會使得好公司具有好價格,尤其是國內A股市場。中長期來看,無需過度擔憂外資流出。歷史上外資也曾階段性大幅流出A股市場,例如2019年的4-5月和2020年3月,但從年度的數據來看,北上資金其實每年都是凈流入的。
“即使最悲觀的情況發生,即中概股從美股市場被強制退市,也不代表企業或者股票的價值就會變成0。”前述投資中概股的百億私募人士表示,首先,一個公司股份的價值跟公司經營情況相關,跟流動性當然也有關系,但是這樣的關系并不是0和1的關系。其次,持倉的中概公司絕大部分都已經完成了香港的二次上市,或者是在香港同時兩地上市,所以不存在因中概股退市而喪失流動性的風險。再者,目前的局勢仍有一些轉機的概率,雖然機會不算很大,但仍將保持跟蹤。
大成基金認為,在當前的估值水平下,不必對香港科技板塊的長期前景太過于悲觀。首先,美國中概股以及香港科技股價波動主要由非基本面主動投資基金驅動,這些資金流出的主要原因是地緣政治、全球流動性收緊、世界宏觀不確定性等外部因素。這些因素都是短期現象,未來可能會改變。其次,主要科技公司的基本面層面持續,短期股價低迷不影響長期增長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