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5 05:57:03
來源:騰訊網
Meta(前身是Facebook)是美國互聯網業的領軍企業之一,更名為Meta,全面擁抱元宇宙,可謂驚人的一躍。此舉迅速推動了元宇宙的火爆,但股市并不認可,更名后的Meta的股票價格逐步降低。
元宇宙有多火?看看百度百科這部分內容?!?021年12月,入選《柯林斯詞典》2021年度熱詞;12月6日,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12月8日,入選《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語”。 12月10日,入選上海《語言文字周報》2021年“十大網絡熱議語”。12月20日,當選“2021年度國際詞”。12月,入選“2021年度網絡熱詞” 。12月30日,據中國新聞周刊消息,入選“2021年度十大熱詞” 。2022年1月4日消息,《中國名牌》評出2021年度品牌十大熱詞,元宇宙一詞入選?!?/p>
元宇宙概念很多,也有不少蹭元宇宙概念的,甚至A股股票市場都被“劃分”出了元宇宙概念(雖然我知道,炒作元宇宙、因元宇宙概念而購買股票的人,九成以上也不知道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這可以理解,因為元宇宙提供了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連接,但邊界在哪,在元宇宙真正成型前并不會有明確的結論,甚至兩個人口中說的元宇宙,實際上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范圍的東西。
但是,無論元宇宙未來如何,炒作力量越大,回調的可能性也越大。市場是有其背后的經濟學、產業發展規律的,炒作過頭,就有回調的動力,炒作得越火,回調的力量也越大。甚至可能直接被炒爆而破滅,例如我國的互聯網金融P2P。當然完全消失的并不多,互聯網金融也以新的形態出現了。元宇宙也如此,在快速炒熱后,回調是不可避免的,按股市的說法,這是“筑底”,去除泡沫后,元宇宙相關又會有下一波的發展。
至于將來是不是還叫元宇宙,這很難說,P2P就改名了(更像是為了劃清界限)。未來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構建各種不同形態的產品或工具,推動現實社會進步,或提升參與者的滿意度、或給參與者帶來快感,都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Meta股價大跌,元宇宙概念炒熱后,無明顯、可炒作的成效是一個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近期全球的互聯網頭部企業面臨越來越嚴格的內容監管、隱私質疑、數據安全、規模壟斷等方面的質疑,這使得前景變得暗淡了。而初生的元宇宙,還承擔不起這些互聯網頭部企業的轉型。而未來,誰是真正的元宇宙頭部企業,也有很大變數,炒作元宇宙最火的一批公司,真正能笑到最后的,沒有幾個。
不過,無論如何,隨著5G和千兆寬帶的發展以及處理器能力的快速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推動幾乎所有行業的變革,這個變革會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影響要深遠得多。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虛擬現實等等技術會讓各行各業都變得更“聰明”起來,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進步。那些能真正做好傳統領域和數據平臺智能連接的企業,才可能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